5月24日,北京清华大学的学生在第四教学楼前围绕新安装的“真维斯楼”牌匾拍照。此牌匾近日在学生和网友中引起极大争议。当日的北京清华大学教育基金会官网上显示,清华14个院所、实验室和楼宇等筹款项目也给出了“冠名费”,金额共计7.5亿余元。中新社发 苏丹 摄
中新网5月25日电 昨天北京清华大学的第四教学楼挂上了真维斯的门牌,“商业冠名风波”引发了各方热议,香港中通社、《大公报》对高校功利化倾向进行了评述,指出公众对“更名门”的集体焦虑,正是对当下高等教育“势利病”难根除的担心。
突破冠名底线
香港中通社发文说,清华大部分同学对于企业为学校捐款习以为常,但是他们认为直接以企业品牌命名教学楼,有损顶级大学的气质。此前,在清华大学命名教育楼中,均以社会知名人士为主,商业冠名常常被拒之门外。此次“真维斯教学楼”突破冠名的“底线”,是否意味冠名多元化走向,引各方关注。
商业气息过重
《大公报》文章《清华现真维斯楼 冠名起风波》说,关于“真维斯楼”,除调侃外,有网友绘制漫画,纳入多家品牌名称,称清华即将进入“冠名时代”。事实上,高校教学楼被冠名并非第一次,北京的许多高校都有“逸夫楼”、“如论楼”等,但均以捐赠人的名字命名,奥运场馆“水立方”由30万侨胞捐赠,亦在建筑上标注。
文章说,清华的“真维斯楼”之所以被卷入争议中主要原因有二:一是直接以企业品牌命名商业气息过重,不符合清华“自强不息,厚德载物”的气质;二是教学楼更名事出突然,事前未向师生和社会各界征求意见,事后未做出官方的合理解释。
急功近利惹争议
该报另一篇文章《“真维斯楼”为何令人不安》指出,中国大学的急功近利,引发了公众对于清华“更名门”的集体焦虑。人们有理由担心,在世俗文化左右下,高校或将沦为一个“冠名”小卖部。
公众对“真维斯楼”的嘲讽,正是基于对教育功利主义的不齿。而要根除当下高等教育普遍的势利病,却不容易。这个或许才是“真维斯楼”事件留给人们的最大不安。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