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页位置: 首页新闻中心海外华文报摘

港媒:每个成年人在儿童节里必须思索的问题

2011年06月02日 14:56 来源:中国新闻网 参与互动(0)  【字体:↑大 ↓小

  中新网6月2日电 香港《大公报》2日刊文说,一个社会为孩子做了什么,能看到一个民族的眼光。90多年前,鲁迅曾说,觉醒的人们应先解放自己的孩子,“自己背着因袭的重担,肩起黑暗的闸门,放他们到宽阔光明的地方,此后幸福地度日,合理地做人。”这不仅是一个英明的父亲应该做的,更是一个觉悟了的社会应该做的。

  文章摘编如下:

  快乐的儿童节,其实源于一个并不快乐的典故。当年,德国法西斯残暴洗劫了距离捷克首都布拉格20公里的利迪策村,共有88名正值花季的儿童被害。为了悼念战争中的死难儿童,1949年11月国际民主妇女联合会正式确定每年6月1日为“国际儿童节”。可以说,六一节是成年人送给儿童的礼物,是成人世界对孩子们的忏悔、承诺以及馈赠。

  对于当下的中国儿童,战争距离遥远,但这却不是吾等父辈可以逃离反思的理由。我们给了孩子们何种馈赠,践行了哪种承诺,是否需要忏悔?这些或许是每一个成年人在儿童节里必须思索的问题。

  让至真至善至美的文字伴随孩子左右,为生命打下温暖厚实的底色,这本是教育的职责。社会风气影响了不少成年人的颜色,也熏陶着下一代的思维。这一点,在“官文化”上体现得十分明显。上过学的人都知道,进入学校接触的第一条口号就是“好好学习,天天向上”,这个“上”本意在激励人们上进,但眼下却被一些人变异为向权力的不断靠拢。正是“官本位”文化的影响渗透,让一些儿童小小年纪就开始向往和追逐权力,不自觉地养成了令人啼笑皆非的官场人格。

  某地幼儿园曾有女童接受采访时自称理想是“当贪官”。教育的重要任务是让青少年懂得何为公民精神,而并非把当官作为一场人生投机或是赌博。

  孩子的未来取决于我们现在所做的一切。一个家庭为孩子做了什么,能看出父母的眼光和价值观;一个社会为孩子做了什么,能看到一个国家的理性,看到一个民族的眼光。90多年前,鲁迅在《我们现在怎样做父亲》中提到,觉醒的人们,应先解放自己的孩子,“自己背着因袭的重担,肩起黑暗的闸门,放他们到宽阔光明的地方,此后幸福地度日,合理地做人。”这不仅是一个英明的父亲应该做的,更是一个觉悟了的社会应该做的。(郑曼玲)

分享按钮
参与互动(0)
【编辑:丁文蕾】
    ----- 海外华文报摘精选 -----
 
直隶巴人的原贴:
我国实施高温补贴政策已有年头了,但是多地标准已数年未涨,高温津贴落实遭遇尴尬。
${视频图片2010}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5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