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页位置: 首页新闻中心海外华文报摘

台媒:美国经济走向失落的十年?

2011年06月14日 16:30 来源:中国新闻网 参与互动(0)  【字体:↑大 ↓小

  中新网6月14日电 台湾《经济日报》14日刊文说,即使2008到2009年的大规模政策行动成功避免了金融崩溃和经济萧条,美国经济仍在朝失落的十年迈进。

  文章摘编如下:

  即使2008到2009年的大规模政策行动成功避免了金融崩溃和经济萧条,美国经济仍在朝失落的十年迈进。

  从2006年第一季到今年第一季的过去五年,美国经济成长率平均每年不到1%,与日本泡沫破灭期间的情况相似。同时,劳动人口比率由63.1%降至58.4%,使得有工作的人数锐减逾1,000万人。劳工人口比率仍与衰退低谷时的水平相当,且近期报告显示成长日渐减缓。

  除了缺乏工作和收入之外,经济产值长期低于潜在潜能会牺牲未来。本月有许多刚踏出校园的大学毕业生搬回家与父母同住,因为他们无法自食其力,这在过去是无法想象的。经费拮据的学校停止提供进阶的数学和科学课程,有些学校一周只上课四天。而现在和未来的收入与税收双双减少,是目前和未来高赤字的最重要原因。

  你必须正确诊断出疾病的根源才能开出药方。衰退是指对企业产品需求过低的一段期间,因此企业无法雇用所有求职者。高失业率期间的问题是企业对员工的需求疲软,绝非劳工缺乏工作意愿,这可从以下三点观察出来。

  首先,劳工辞职的倾向和职缺都接近历史最低水平;再者,几乎各种技能和各教育水平的失业人口都增加;第三,获利率攀升和工资成长率下滑显示控制权掌握在雇主而非劳工的手中。

  需求不足是经济产值低于潜在潜能的根本原因,而未能辨识出需求核心可能带来灾难性后果。我1993年加入克林顿政府时,各界普遍相信日本有潜力每年让经济成长4%,若日本果真按此速度成长,该国目前产值可增为两倍。然而该国产值几乎毫无增长,这是因为经济在泡沫化之后陷入停滞。

  受制于疲弱需求的经济体的运作方式与正常经济体不同,通常可用来促进成长和扩大就业的措施对前者可能毫无效用,甚至可能适得其反。当一国经济受需求抑制时,提高潜在供应几乎毫无帮助。

  在经济衰退期间,若有更多人想借更少或省更多,需求和工作就会减少。为提高工作诱因而同时针对高、低所得者推出的培训计划或措施,可能会对谁得到工作产生影响,但在受需求抑制的经济体中不会影响到总工作数。

  最矛盾的是,可提高生产力和效率的措施,不仅可能无法推升需求,事实上还可能导致劳动人口减少,因为总产出水平仍受需求抑制。

  传统上,美国经济能从衰退中强劲复苏,因为需求通常能快速复原,二战后美国曾两度陷入严重衰退,分别是1974到1975年,以及1980到1982年,但随后的几年内经济都能以6%甚至更快的速度成长,为何现在看来这种成长率显得遥不可及?

  这次的情况大不相同。联准会(Fed)的货币政策比以往谨慎。先前荣景时的过度投资造成现在资本过剩:空屋、没人承租的商场和找不到客户的工厂。

  与此同时,消费者发现自己的财富比预期少,可用来贷款的抵押品变少,债权人给的压力也比预期大。无怪乎民间支出会瓦解,且泡沫后的经济衰退常持续超过十年。

  现在该怎么办?金融危机最讽刺之处在于,它是由过度的信心、借贷和支出所造成,也唯有透过提高信心、借贷和支出才能解决。

  国家经济政策的核心目标必须是提振信心、借贷和支出。若无法做到这点,其它无论在平时多有效且多具吸引力的政策终将徒劳无功。

  我们应该承认现在延迟修护或更新基础设施是错误之举,反之应该趁10年期公债殖利率不到3%,以及营建业失业率逼进20%的此刻扩大基础建设投资。

  现在就改变金融政策以防止未来的泡沫和可能的通膨还言之过早,基本通膨率的趋势仍是向下,借贷和投资不足是比过多信心更严重的问题。

  最重要的是,财政辩论必须考虑到现实,认清对国家信誉的最大威胁是持续的缓慢成长导致债务占国内生产毛额(GDP )的比率大幅攀升,这意味在讨论中期抑制支出与提高税收措施的同时,也需考虑到短期成长。

  或许美国最根本的优势就是韧性,我们在2008到2009年靠着当机立断的行动避开了大萧条,现在可以藉由正视经济现实来避免失落的十年。(文/桑莫斯:哈佛大学教授,曾任哈佛大学校长和美国财政部部长 编译/于倩若)

分享按钮
参与互动(0)
【编辑:丁文蕾】
    ----- 海外华文报摘精选 -----
 
直隶巴人的原贴:
我国实施高温补贴政策已有年头了,但是多地标准已数年未涨,高温津贴落实遭遇尴尬。
${视频图片2010}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