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页位置: 首页新闻中心海外华文报摘

股神之子谈"小气"巴菲特:不会为儿女买单

2011年07月12日 14:49 来源:中国新闻网 参与互动(0)  【字体:↑大 ↓小
股神之子谈“小气”巴菲特:不会为儿女买单
股神之子——彼得·巴菲特
【点击查看其它图片】

    中新网712  新加坡《联合早报》日前刊文说,股神沃伦·巴菲特的儿子彼得·巴菲特谈起父亲回忆说:“有一次我找他帮忙,他直截了当地对我说不,‘你能自己办到’。他说,家人之间不要谈钱,金钱总会让家人的关系变复杂。”彼得称,如果陷入任何财务困境,也别指望父亲会来帮自己买单。

  文章摘编如下:

  身为股神沃伦•巴菲特的儿子,彼得•巴菲特不仅没口含金汤匙过活,也没走进华尔街,反而在音乐殿堂找到自己的舞台。

  彼得•巴菲特不久前来新加坡参加一个慈善会议,他在接受记者访问时谈到身为全球最富的“富二代”的感想。

  他坦言:“这确实有一点不寻常,当爸爸出现在财富榜上,我和妈妈曾开玩笑说,我们还是住在一样的房子里,爸爸每天自己驾车去工作,在家穿着同样的运动裤,我们还是一样的我们。”

  “对我来说,重要的不是我们拥有三栋房产,而是拥有爱我和支持我的父母。”

  身家高达500亿美元的沃伦•巴菲特已宣布将捐出所有财产,彼得却一点也不意外。

  彼得说:“其实我从未想过我会继承他的财富,他有他的事业,并且非常成功。而我想的是,我要做自己喜欢的事情,不论我如何去做、是否能成功。我不仅从来都没认为应当继承他的财富,我也不想要这么做。如果我继承他的财富,这对我来说有什么意义?如果我创造属于自己的成功,我能自豪地说,这是我的事业。”

  “也许对很多人来说,这显得有点奇怪。因此当他决定捐出全部财富时,我们一点都不惊讶。我们一直认为他会这么做,只是不知道他什么时候会作出这个决定。”

  彼得说,也许是一直以来父亲的言行举止就让自己产生这样的印象。

  “小气”巴菲特不会为儿女买单

  他回忆说:“有一次我找他帮忙,具体是什么我记不清了,但我记得,他直截了当地对我说不,‘你能自己办到’。他说,家人之间不要谈钱,金钱总会让家人的关系变复杂。”

  “我当下的反应是:‘当真?天哪……拜托啦’。但当我从沮丧中走出来后,我便向银行申请了一笔贷款,一切顺利进行。”

  “他说得没错,我确实能自己办到,而且这让我感觉相当好。自那以后,我就不再向他开口,因为我知道他的答案,也知道自己行动的结果更好,而且感觉更好。”

  彼得说,如果陷入任何财务困境,也别指望父亲会来帮自己买单。

  彼得的姐姐苏珊有个出了名的“小气爸爸”故事。苏珊在女儿出世后,想重新装修厨房,好放置一张给幼儿坐的高脚椅,就向父亲要求4万1000美元的贷款。

  巴菲特却告诉她,像其它人一样,去银行申请贷款。

  听了彼得的叙述,我们也许会觉得巴菲特是个“小气鬼”,对自己的孩子都不愿“伸出援手”。但彼得并不这么认为,相反的,他认为父亲的言行举止有助自己的成长。

  用爷爷的9万美元搞音乐

  彼得去年出版的一本自传体励志书《人生由你打造》中提到,他满19岁时,收到一笔家族遗产。

  技术上来说,是他爷爷留下来的,是把他的农场卖掉后的所得。巴菲特把钱转换成伯克希尔哈撒韦的股票。彼得收到这些股票时,价值大约9万美元。父亲清楚让他明白,能给他的就这么多,其余的,不必奢望了。

  这笔钱要怎么用呢?完全没有任何限制,他爱怎么花就怎么花,全由他自己决定。这些钱“够做任何事,但不够无所事事”。

  彼得当时还是斯坦福大学学生。他选择变卖了手里的股票,得到约9万美元,并离开了学校。他搬到旧金山,成立一个工作室,开始从事他的音乐事业,弹钢琴,作曲,试验电子音乐,并接受他所能找到的任何工作,无论有没有报酬。

  这一决定让彼得最终碰到好运气,他偶然遇到一位在新成立的有线电视频道MTV电视台工作的漫画家。他得到一份有报酬的广告工作,终于能够靠音乐谋生。

  彼得在音乐事业中不断前行,成为荣获艾美奖(Emmy Award)的音乐人、作曲家和制作人。他写道:“如果我一开始就面对必须自己谋生的压力,可能就无法继续沿着我所选择的路走下去。”

  彼得说,假如采取另一种极端做法,他也大可分毫不动这些股票,只把它们搁着,然后抛诸脑后。这些股票如今的价值可能在7200万美元上下。但他没那么做,也一点都不后悔,因为他用这笔钱买了一个绝对比金钱更有价值的东西——时间。

  在东方社会,子承父业似乎天经地义。在一些西方家族,这也相当常见,但巴菲特却从没这么想过,他认为孩子应该做自己热爱的事。

  彼得回忆说:“我上大学时,对音乐还没这么着迷,一度想过,我是家里最年轻的,爸爸在投资领域如此成功,我至少也该考虑考虑做这行。”

  “我和他谈了谈,他给了我一些公司年报读,但我发现,这根本不适合我。我父母总是说,做你喜欢做的事。”所以彼得最终和华尔街无缘。

  从事慈善不是受父亲影响

  巴菲特的孩子都热衷于慈善事业,彼得是其中之一。

  这方面是否受父亲的影响?彼得说,其实不然,“在我的成长过程中,我如何思考、如何处事受到他的影响,那些是范围更广的概念,不过,詹妮弗(彼得的妻子)和我选择做的慈善事业并不是受他影响。”

  “如果你看我们如何营运,其实和我父亲的有些相似。我们以一家小规模的机构支持中间机构来做慈善,就好像我父亲的业务,他有一家小小的家庭办公室,支持管理良好的优秀企业,他并不指示这些企业要做什么、怎么去做。”

  巴菲特通过价值投资,寻找被低估的资产,并让这些资产自然增长,从而创造了大量的财富。

  对于彼得夫妇来说,少女是这个世上被低估的资产,为她们提供教育、医疗保健和其它资源,她们能健康地成长,为世界创造更多的价值。

  彼得夫妇的Novo基金过去几年捐赠上百万元,包括向一芝加哥非盈利机构宣誓捐赠600万美元,该机构帮助学校教导学生决策和社交技能。

  该基金和Nike Foundation长期合作,投资超过1亿美元,支持一项名为“Girl Effect”的计划,协助发展中国家的少女,与教育匮乏、强迫卖淫、早婚和爱之病等问题斗争。

  巴菲特在2006年给彼得和另两个孩子各10亿美元,让他们做慈善工作。

  谈到和父亲在慈善领域的合作关系,彼得说:“在如何使用这笔钱方面,他并不给我任何压力,因此我们更加觉得得负责任。”

  他表示,和许多人的印象不同,父亲其实并非亲身从事慈善事业,“他总是说,‘对我来讲,赚钱更加容易’,所以他总把精力放在投资上,让股价上涨,把赚到的钱给他人做慈善。”(胡渊文)

分享按钮
参与互动(0)
【编辑:丁文蕾】
    ----- 海外华文报摘精选 -----
 
直隶巴人的原贴:
我国实施高温补贴政策已有年头了,但是多地标准已数年未涨,高温津贴落实遭遇尴尬。
${视频图片2010}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5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