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页位置: 首页新闻中心海外华文报摘

联合早报:拨开中国“三公消费”的迷雾

2011年07月21日 10:12 来源:中国新闻网 参与互动(0)  【字体:↑大 ↓小

    漫画:“三公消费”岂机密  

  中新网7月21日电 新加坡《联合早报》21日刊文说,在中国,“三公经费”的面纱相当难揭,原因至少有二:一是一些官员官本位思想和体制根深蒂固;二是“三公花费”确实如外界所料,有不少见不得光的“猫腻”。而一些部门在公布“三公经费”问题上遮遮掩掩、欲盖弥彰确实有损政府形象。

  文章摘编如下:

  眼看着中国国务院规定的6月底时限已过去20天,过半中央机关仍未拿出本部门的“三公经费”账单,尽管这种“晒”账单目前只需要在一张纸上填上几个数据就能过关。

  按说,任何政府都有公费出国、公费买车用车以及公务接待,只要是公务所需,政府部门的“三公花费”并不是什么见不得人的事,大方地告诉公众就是了。但在中国,“三公经费”的面纱却相当难揭,原因至少有二:

  一是一些官员官本位思想和体制根深蒂固。他们不愿公开“三公经费”,说白了就是想维护给自己和部门带来诸多好处的特权消费。

  二是“三公花费”确实如外界所料,有不少见不得光的“猫腻”。这些“猫腻”或包括违反明规则的特权消费,否则不会能拖一天算一天,或是用一些半夜公开、周末公开、在网站上隐形公开等小手段,尽量避开舆论的锋芒。一些部门在公布“三公经费”问题上遮遮掩掩、欲盖弥彰确实有损政府形象。

  不过,在近半数中央部门已经“就范”,尤其是在舆论穷追猛打的大气候下,预计98个中央机关中的大多数将于近期公布“三公经费”。同时,北京市、江西省等省级地方政府也将步中央机关后尘。看来,从中央到地方,“三公经费”作为所谓“国家机密”的时代,恐怕会渐渐远去了。

  但公布“三公经费”并不等于能遏制泛滥多年的“三公消费”。事实上,公布“三公经费”并不算难,大多数中央部门不愿按时公布,主要在观念上一时还不能接受自己也受监督的现实,而非怕人们从简单的数据中抓到什么把柄。真正的难题将是:“三公经费”公布后,如何判断这些经费的支出是否真实,是否合理?

  从中央部门已公布的“三公经费”看,除审计署细化到每辆公车的平均费用外,大多数部门只是交代几个简单数据。由于目前还缺乏相对客观的比较标准,尤其是各部门对“三公消费”的解释惜墨如金,语焉不详,公众既看不出这些花费是否真实,也难以判断这些花费是否合理。同时,国务院要求中央部门公布的“三公经费”只限于财政拨款的部分,而在很多实权部门,财政拨款之外的行政收费、尤其是各单位不纳入财政预算的“小金库”往往是“三公消费”重要来源。因此,要通过“三公经费”公开来监督、规范政府部门的“三公消费”,目前仍是一个不可能完成的任务。

  尽管有这样那样的缺陷,中央部门和地方政府纷纷向社会亮出“三公消费”账单的正面意义还是不容低估。从大的方面说,这是权力部门接受社会监督的一个新起点,是遏制权力腐败和社会不正之风的有益尝试,必将进一步唤醒中国民众的公民意识。公民意识的觉醒不会导致中国落入什么“公民社会陷阱”,反而能真正推动中国向现代社会迈进。从小的方面看,“三公经费”公开的大门一旦打开,就很难再关上,这将有利于限制不合理的“三公消费”,降低居高不下的行政成本,规范政府部门正确有效地行使权力。

  对一些权力部门来说,舆论以如此高的热情监督它们的“三公消费”或许有些意外和难堪。有些官员可能还会习惯性地质疑这种监督的动机,甚至上纲上线地怀疑幕后是否有“黑手”,从而为自己的拖延或瞒报寻找借口。但在信息流通便捷、公民意识觉醒的大背景下,曾经云山雾罩的“三公消费”已显得非常不合时宜。各路媒体近期对“三公经费”的高度关注表明,公众亟需拨开“三公消费”的迷雾、让更多阳光照进权力部门的各个角落,这本来就是文明社会的应有之义。(于泽远)

分享按钮
参与互动(0)
【编辑:丁文蕾】
    ----- 海外华文报摘精选 -----
 
直隶巴人的原贴:
我国实施高温补贴政策已有年头了,但是多地标准已数年未涨,高温津贴落实遭遇尴尬。
${视频图片2010}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