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网8月8日电 香港《文汇报》8日刊出评论说,由于全球恶性通胀预期的再次升温,未来各国政府和央行将会继续推出紧缩货币和开支政策加以调控。未来三年,全球经济仍将面临一次剧烈的通胀冲击或震荡洗牌。目前全球恶性通胀的风险正在加速聚集,相信本轮全球资本市场震荡调整结束之后,全球恶性通胀就会来临。
文章摘编如下:
未来美联储继续推出QE3和QE4刺激经济的可能性正在上升,大量超宽流动性仍将活跃和肆虐于新兴经济体资产市场(尤其是亚洲市场)寻找投资契机,必将再次推升区内资产价格。可见,目前全球恶性通胀的风险正在加速聚集,相信本轮全球资本市场震荡调整结束之后,全球恶性通胀就会来临。
早前预期美股将反复下跌,“未来一年可能重回10000点或以下的合理价值区间。虽然目前港股估值合理,6月16日跌穿22000点(综合PE仅13倍左右),但受此影响,港股也将重回20000点附近继续整固,并重现长期投资价值”。
此判断主要立足于受2008年9月全球金融海啸的冲击,全球产业结构与经济循环病征已现,短期难以重建,且欧债危机的持续深化和影响,以及美国经济维系于债务链的恶性循环,新经济结构不能重建,这种困顿局面就难以改变。近期,美国道指更罕有出现九连阴,11500点面临考验。
美元继续贬值 加深全球通胀
今年5月16日,美国国债突破14.3万亿美元的法定上限,也是自2005年突破第十次调增上限7.6万亿美元的历史高位。受制于削减长期财政赤字和联邦政府公共开支的争执焦点,华府同国会两院陷入长达两个多月的谈判焦灼,奥巴马也多次发出“政府债务违约及经济二次冲击的严重警告”。
直至债务死限8月2日临近的最后一刻,奥巴马政府终与国会参众两院达成未来10年分段削减2.4万亿美元赤字,及挂钩调增2.1万亿至2.4万亿美元国债上限的妥协共识,并签署相关法案。使得美国政府暂时避免了债务违约危机,全球经济也避过了又一次剧烈震荡。但鉴于目前美元结算、定价全球资产和欧美债务经济持续的现状,长期而言,美国将继续提供债务资产,即:美债和美元仍将继续超发,全球“量化宽松货币”仍将继续大量释出。因此,美元继续贬值已成定局。这无疑将继续加深全球恶性通胀的危机。
华府与国会两党此番“调增美债上限的较量”,已加剧美元的贬值风险,并导致日元与欧元的短期剧烈波动和显著升值。日前,日本央行已出手干预,压制圆汇升势;瑞士央行8月3日也突然减息至零厘,以阻止瑞郎急升。
由于全球恶性通胀预期的再次升温,未来各国政府和央行将会继续推出紧缩货币和开支政策加以调控,但所有措施只能缓解通胀上升的速度,而无法阻止恶性通胀的来临。未来三年,全球经济仍将面临一次剧烈的通胀冲击或震荡洗牌。根据有关统计,2008年9月全球金融海啸爆发,美国政府为拯救华尔街金融体系和本土经济危机,已于2008年12月和2010年11月先后两次推出量化宽松货币政策QE1(1.7万亿美元)和QE2(6000亿美元),仅美国本土回购国债规模或释出超宽流动性高达2.3万亿美元。中国也紧急推出4万亿人民币(约6150亿美元)拉内需保增长策略和适度宽松货币政策,拉动基建项目,确保经济增速。根据欧洲央行和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预测,欧债危机整体拯救计划,所需援助总规模也将高达1.5万亿欧元(约2.15万亿美元)。加之欧元区经济疲弱,短期内政府债务和财政赤字难以削减,拯救成本还将继续上升,意味欧洲“量宽货币政策”仍将持续。
大量流动性仍将活跃于新兴市场
由上分析可见,仅第一阶段的全球量宽货币政策释出流动性就超过5万亿美元。8月2日美国债务上限上调法案的通过,也就意味着全球第二阶段量化宽松货币政策的开始,如笔者所言“调增2.4万亿美元的债务上限,如同又一次变相量化宽松”,因在美国实体产能没有恢复和财税改革没有完成之时,财赤将继续上升,政府债务成为平衡赤字预算的唯一手段,并将导致债务继续扩张和政府为市场注入流动性的持续回购等量宽货币行动(财政赤字货币化)。由于近期美国经济数据依然疲弱(经济增长不足1.8%,服务业指数和新订单指数继续下跌至52%水平,失业率仍高企9.8%);而本土通胀压力则继续上升至2.5%,美国经济大有可能陷入高通胀和低增长的滞胀危机。因此,未来美联储继续推出QE3和QE4刺激经济的可能性正在上升。
由于欧美前一阶段量化宽松货币政策主要着眼于维系金融体系资金链和注入流动性刺激消费,难以给力于实体经济的恢复和产业结构的调整。而第二阶段的全球量化宽松(估计也将超过4万亿美元),又将着眼于债务链与消费经济循环的被动维持,仍难真正作用于实体产业和新经济结构的重建。因此,未来大量超宽流动性仍将活跃和肆虐于新兴经济体资产市场(尤其是亚洲市场)寻找投资契机,必将再次推升区内资产价格。可见,目前全球恶性通胀的风险正在加速聚集,相信本轮全球资本市场震荡调整结束之后,全球恶性通胀就会来临。(马建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