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页位置: 首页新闻中心海外华文报摘

联合报:陆客来台不能只论“商机”

2011年08月19日 15:50 来源:中国新闻网 参与互动(0)  【字体:↑大 ↓小

  中新网8月19日电 台湾《联合报》19日发表社论说,陆客来台有助两岸的多面向交流和理解,这是不争的事实;但在实务面,不论“政府”或业者却都只把此事当成“商机”操作。也因此,双方重视的就是出团人数、购买金额,如何让对方掏出荷包。至于如何提供相称的服务,如何表现台湾的气质,如何留下美好的印象,都难以顾及。

  文章摘编如下:

  最近陆客来台出现衰退现象,不仅原来爆满的旅行团第二季起大幅退烧,新开放的“个人游”人数亦远低于预期。其中症结究竟为何,“政府”和旅行业者至今都还说不出所以然,这恐怕才是更严重的问题。

  今春陆客旅游团来台人数骤降,当时旅行业分析,认为是团体旅游限制太多,加上业者低价抢客导致旅游质量不佳,因此预期许多陆客将大量转向个人游。然而,验证六月底个人游开放一个月来台人数才五百多人,仅略高于一天的开放量,足见“个人游取代团游”的说法尚难立足。

  “观光局”官员则认为,这主要是受塑化剂风波及阿里山火车翻覆事件的冲击,包括台北故宫等景点过度拥挤也败坏参观游兴。的确,交通安全、旅游质量乃至台湾整体诚信形象,都是影响游兴的深层因素;但台湾开放陆客观光不过三年,如果历经短暂的昙花一现即进入了疲怠期,则不啻显示我们的观光软硬件架构不堪一击。若这些因素仍不足以解释全部的现象,那么陆客来台的减退,还有什么可能的原因?

  从本质而言,陆客来台从来不是一种纯纯粹粹的观光活动。对陆客而言,台湾的卖点主要是建立在两岸五十年分隔的对应关系上,由此衍生出亲友的离散再重聚、经济体质与社会价值的差异等,彼此在“分而不裂”的关系中互相好奇、参照。在开放观光两年后,陆客即取代日本成为台湾最重要的客源,原因在此。许多陆客来台,是想要亲眼见证两岸半世纪的各种差异,乃至体验华人社会的另一种发展模式。因此,若把陆客来台定位为“观光商机”,势必因着眼于近利而产生偏差。

  两岸交流更复杂的面向是政治。这又可以分成两方面来看:在台湾内部,因为在野党的反对,开放陆客并不是全台同感欣然的共识;也因此,政策上要对陆客活动严格设限,防范脱队、禁止个人游动、对旅行社课以重责。这不仅是对陆客的歧视,也让台湾对观光出现目的与手段背离的管理:既想要陆客的商机,又不给其合理的旅游待遇。遗憾的是,“政府”对此矛盾毫无自觉,更遑论有何改进的机制。

  陆客来台有助两岸的多面向交流和理解,这是不争的事实;但在实务面,不论“政府”或业者却都只把此事当成“商机”操作:“政府”夸示的是庞大观光人潮的扩散效益,业者心动的是陆客强大的购买力。也因此,双方重视的就是出团人数、购买金额,如何让对方掏出荷包。至于如何提供相称的服务,如何表现台湾的气质,如何留下美好的印象,都难以顾及。

  塑化剂风暴重创台湾的质量形象,阿里山和苏花高的交通事故也会让观光客却步,但这些都比不上来台陆客觉得“台湾人不再诚实”来得严重。因为他们带回去的失望评价,将使更多人观望不前。听台湾旅行业对同业、饭店、卖场的短视作风发出“自作孽”的感叹,一个杀鸡取卵的市场,如何会近悦远来?又如何能经营长久?

  陆客人数减少,若能换得更多个人游动、更多旅游安全及乐趣,未尝不是件好事。重要的是,陆客来台的兴致,不能毁在第一线商人的唯利是图上,这样,观光交流才有增进理解的意义。

分享按钮
参与互动(0)
【编辑:丁文蕾】
    ----- 海外华文报摘精选 -----
 
直隶巴人的原贴:
我国实施高温补贴政策已有年头了,但是多地标准已数年未涨,高温津贴落实遭遇尴尬。
${视频图片2010}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