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页位置: 首页新闻中心海外华文报摘

读刘震云的《一句顶一万句》

2011年09月16日 16:56 来源:中新网-华文报摘 参与互动(0)  【字体:↑大 ↓小

  2009年,《一句顶一万句》(长江文艺出版社)问世后,文坛上立刻引起了强烈的反响。摩罗(作家评论家)说:洗尽铅华,返璞归真(略)。这是刘震云至今最成熟、最大器的小说。张颐武(北京大学教授)说:用不同时代的两段故事和具有血缘关系的不同时代的普通人的命运,讲述了人生的“走出”和“回归”的大主题。

  此书的结构为上下两章,上章14节,下章10节。上下章贯通起来就是3代人的故事,爷爷、母亲、儿子。全书36.5万字。

  上章的主人公杨百顺,因为父亲使用计策让弟弟去“延津新学”学习,让自己跟著他做豆腐而激怒。于是,离家出走,开始了不断地追逐和寻觅。他找工作、找人、找话。杨在孤独的漂泊和跋涉中,看到的是人与人的互相反目、离叛。只因为一件小事、一点儿利益、或者一时的情绪……。书中几十个登场人物,谁也没有知心朋友。在“找”的过程中,杨领悟了做人之难,人与人之间无法沟通,只能永远继续著自己孤寂的旅途。比如:杨被自己信赖的邻居老高,把妻子吴香香拐跑了。香香把自己的孩子巧玲(前夫的)丢给了杨。

  在找吴香香的路上,和旅店同屋的尤,一起食宿多天,但却不知道他是个人贩子,在杨要离开旅店的前一天晚上,他把养女巧玲拐走了。

  杨像热锅上的蚂蚁,碾转著寻找巧玲,在人山人海的开封车站,他遇到的不是巧玲,而是妻子和高。

  曹青娥的养父,被好朋友欺骗,把心爱的养女许配了偏远的牛家不务正业的公子。

  书中,人物的扭曲、生命的无奈用刘震云家乡的话来说就是“拧巴”。很多事情纠缠、混乱、理也理不清。所以杨只有一次又一次地换工作、换名字。从杀猪到染布、破竹子、搬水、种菜、买馒头;从杨百顺到杨摩西、吴摩西、罗长礼。杨小时候在私塾跟老汪学过《论语》,但并非专心。他真心想学的是跟罗长礼“喊丧”。

  天下这么大,一时竟想不到自己该去何处。他过去想跟罗长礼喊丧,可喊丧不养人。杨百顺怵种地,在地里割麦子,大太阳底下割来割去,何日是个头?

  还是想学一门手艺。

  16岁的杨,走在苍凉的山间,面对今宵的食宿和内心的无主,只好放弃学“喊丧”,为了生计不得不在生存与存在之间迷茫、彷徨、挣扎。但还是不愿意种地,他要学一门手艺。

  后来作者又安排主人公认识了教士老詹,信了主,改名叫杨摩西。可每晚听老詹讲《圣经》他都心不在焉,瞌睡连绵。老詹苦苦地传教说:信了主,就知道自己是谁,从哪儿来,到哪儿去。人在罪恶中,却不自知,让主如之何奈呢?但他的信徒老曾说:我本来就知道呀,我是一杀猪的,从曾家庄来,到各村去杀猪。

  关于大家对《论语》和《圣经》的漫不经心,作者在接受《北京晚报》(2009、3、16)采访时说:

  杨百顺跟私塾老师学过《论语》,也听老詹讲过《圣经》。可怕的是,杨百顺像我们许多人一样,他不是对一种世界的解释不在乎,他对两种解释都不以为意。

  中国人很多,聚在一起人多势众,但分开的时候,个个又显得很孤单。不从宗教的意义上,单从生活的层面说,这就是我们的文化生态。

  要说对什么都“不在乎”,可能还是鲁迅笔下的阿Q最淋漓尽致了!他可以接受任何屈辱,以他固有的“精神胜利法”面对一切。如果这就是我们的文化生态,那么,此书是否是在探求民族精神,呼吁人们自省呢?

  下章的主人公是写杨的养女巧玲的儿子牛爱国。他的人生几乎和外祖父完全重迭。妻子被别人拐跑,去找妻子,去找已故的杨的“话”,母亲的“话”,还有情人章楚红的“话”。这应该是说:几十年过去了,可我们的文化生态还是一如既往的重复著。我们没有进化,也没有升华。

  为了打开这样一个混沌的状态,作者让他的主人公去学习《论语》和《圣经》、去思考、去寻找。自然,这个“找”一定是焦躁的、痛苦的、孤独的。而且,不可能如愿以偿。

  前面说杨“找工作、找人、找话”,为什么要在茫茫天涯,孑然孤行呢?因为不愿做豆腐、种地,要学门手艺。这无疑说明杨在思考,追求个性和自我。“找人、找话”,说明杨通过思考来寻找一句真实的话,这句话就是生命的价值,精神的寄托。

  小说把她描述为和“说得上话”的人说的那句话。杨和牛的妻子,因为和他们说不上话,所以跟“说得上话”的人跑了。杨因为和养女巧玲“说得上话”,所以奋不顾身地寻找丢失的巧玲。然而,杨找不到养女,却找到的了并不真心要找的妻子和高。这应该是表达人生的荒拗和无奈、以及人们对《论语》和《圣经》的“两种解释都不以为意”,所以找不到精神的归宿。

  当然,杨所有的“找”,说明人类还没有解决孤独的办法。大千世界里人们的生存形态得到了进化,但是人类无时不刻都在与孤独对峙。浮世间的娱乐活动能够解决低层次的孤独,但是无法解决深层次的孤寂。陶冶精神的琴棋书画也是无法解决人类的这个大课题的。

  刘震云的《一句顶一万句》,书本身并不厚,可其内涵之深奥就厚重了。它探讨了近百年的民族精神,超越东西方经典《论语》和《圣经》。认为:人最根本的精神归宿不过是找得到“说得上话”的人,既人与人心灵上的沟通。但这就难了。作者曾说:沟通、知心的快乐,存在于一个瞬间、一个阶段,它支撑不了一个生命。这是不是说人总是在变化,情绪又无时无刻在波动,不可能得到永恒的沟通呢!但愿我们在互相理解、互相尊重、互相扶助的基础上,幸运地找到“说得上话”的朋友!

  (摘编自日本《中文导报》 文/刘静华)

分享按钮
参与互动(0)
【编辑:丁文蕾】
    ----- 海外华文报摘精选 -----
 
直隶巴人的原贴:
我国实施高温补贴政策已有年头了,但是多地标准已数年未涨,高温津贴落实遭遇尴尬。
${视频图片2010}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