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网9月19日电 台湾《工商时报》19日刊出社论说,台湾以平常心看待评比,自然无需因台湾5月IMD竞争力排名提升而兴奋,如今也就不必因为9月的WEF排名停滞而泄气。适度参考国际评比有其必要,也有助于积极推动政策,但最重要的是,台湾必须质量兼顾,建立自己的竞争力施政哲学,千万不能再陷于排名的迷思之中。
文章摘编如下:
今年5月瑞士国际管理学院(IMD)竞争力报告公布时,台当局“行政院”相关“部会”立刻迫不及待地召开记者会宣布台湾排名升至历年最佳的好消息;最近世界经济论坛(WEF)公布台湾竞争力排名原地踏步维持于第13名时,“内阁”仅低调发布这项消息。
全世界很少有国家和地区像台湾这么重视评比,这些评比真能测出各地经济优势、发展潜能与竞争实力吗?恐怕不然。因为每家评比的立论基础不同,评比项目不同,问卷设计不同,加以各地指标定义也未必一致,因此各家评比出来的结果经常南辕北辙。就以今年的竞争力评比而言,日本在IMD名列第26,但在WEF仍居第9,而在IMD排名第1的香港,在WEF排名居然落至10名之外。落差如此之大,到底谁说得准?
除此以外,金融海啸前一向在竞争力评比名列前茅的爱尔兰及冰岛,如今安在哉?爱尔兰随着房市泡沫破灭后,如今失业率已升逾14%;冰岛的失业率也由金融海啸前的3%,升至目前的8.5%。两国竞争力滑落至此,非朝夕所成,其风险早已潜藏于经济体系之中。但何以这些问题没有被竞争力报告预为评估出来?竞争力评比不就在于协助人们洞悉隐于经济表象下的幽微之处,以让各国能在了解自身的病灶后,致力改善体质以提升竞争力?但是如今看来,这些评比显然无法发挥预警的作用。这说明直到如今,竞争力的兴衰起落,仍难以被归纳出明确的法则,仍是世人所未知的奥秘。
三年前大陆以巨资制作的“大国崛起”风行一时,大家都想知道数百年来欧、美各国是如何在全球竞争中脱颖而出。事实上,《大国的兴衰》、《国家兴衰探源》、《西方的没落》等书,也都在寻找竞争力兴衰起落的原因,但迄今依然众说纷纭,难有法则与标准。
例如,有人认为商业环境愈自由就愈有竞争力,有人则认为好的法制才能提升竞争力,还有人认为文化才是胜负的关键,但也有人认为要适当抑制行会、卡特尔等分利集团才能提升竞争力。这些说法各有依据,在历史中也可以找到典范,但适用于彼,未必适用于此,适用于古,未必适用于今。我们必须承认,直到今天仍无一套放诸四海皆准的成功法则。
如果我们以平常心看待这些评比,自然无需因台湾5月IMD排名提升而兴奋,如今也就不必因为9月的WEF排名停滞而泄气,理应以相同的模式召开记者会发布信息。但从台当局“行政院”5月、9月发布竞争力报告两种全然不同的态度看来,台“府院”决策官员已然深陷于排名的迷思之中。
这些年全球经济情势的消长告诉我们,以人们今日智力所及的各类评比,仍难以周延地反映出各地真实的竞争力。与其耗费气力于逾百项评比细项以求提升排名,倒不如反躬自省。全世界没有人比我们更了解台湾的财政,也没有人比我们更了解台湾的劳动市场问题,当然也没有人比我们更了解自家的商业环境。果真有改善的决心,即令没有评比排名,又有何妨?
试想,台湾在专利权申请及取得数、高等教育就学率、制造业单位产出劳动成本等评比项目名列前茅,就代表台湾有强的竞争力吗?当然不是。大家都知道台湾在美国所取得的专利虽多,但具原创性者并不多,而高等教育就学率虽高,但大学生素质参差不齐日趋严重,而制造业单位产出劳动成本骤降虽有利企业,却代表劳工就业与薪资水平日趋下降。简而言之,竞争力存在于“质”,而评比着重于“量”,如此评比难以反映竞争力的真相,实属必然。
然而,台湾去年夏天还成立“国际评比改善项目小组”,详列IMD、BERI、WEF、联合国的外人投资潜力指数、世银的经商环境等二十多项评比,定期管考以期提升台湾的排名。我们认为适度参考评比有其必要,也有助于积极推动政策,但最重要的是,“内阁”必须质量兼顾,建立自己的竞争力施政哲学,千万不能再陷于排名的迷思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