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天做内体运动一次;每天整洁一次;每天写日记一篇;每天吃开水五大碗和豆浆一大碗;每天大便一次,且有定时;每天看本埠和外埠报各一份……”别误会,这不是父母对孩子生活习惯的要求,也不是个人修身养性的办法,而是陶行知的学生汪达之根据先生的“生活教育”思想,为1934年淮安新安小学六年级学生制定的教育大纲。
曾几何时,“素质教育”成了当代中国教育界最时髦的词汇。只是这种教育内容究竟为何,具体操作怎样,至今还是众说纷纭。其实,谈到素质教育,外国的“博雅教育”或许“不符合中国国情”,可是本土的教育先驱、乡村教育家陶行知却一定要提。他提出过“生活即教育”、“社会即学校”、“教学做合一”三大主张,要求教育与实际结合,为人民大众服务,开展的实际上就是实用有效的素质教育。
陶行知祖籍浙江绍兴,但出生于徽州歙县,他也一向以勤苦耐劳的“徽骆驼”精神自勉。他家境贫寒,因为母亲在校帮佣,才有机会入歙县的崇一学堂读书。1910年他靠教会资助入南京金陵大学文科。1914年留学美国,获伊利诺大学政治硕士学位,后又入哥伦比亚大学研究教育,师从杜威。1917年秋回国,他先后任南京高等师范学校和东南大学教授、教务主任等职。
1923年起,他却脱下西装换草鞋,放弃海归教授的优裕生活,开始去乡村办教育。因为他认为,当时中国至少有3亿文盲,至少有7000万儿童没有受过任何教育,而通过教育才能改造中国。他与晏阳初等人发起成立了中华平民教育促进会总会。1927年3月他在南京北郊晓庄(原名小庄)创办乡村师范学校“晓庄学校”,又创办了第一个乡村幼儿园“燕子矶幼儿园”。
上世纪三十年代他曾因国民党通缉流亡日本,但仍不忘提倡科教救国。1932年,他回国创建了山海工学团,将工场、学校、社会打成一片,进行军事训练、生产训练、民权训练、生育训练等。他还发动了“小先生运动”,就是鼓励学生回家为家人传授知识,在家庭中扫盲。抗战时期,他在重庆创办主要招收难童的育才学校,为抗战后的建设培养人才。
陶行知大概是现代中国最为平民化的知识分子,为了老百姓俯首甘为孺子牛。他的名言有:“真教育是心心相印的活动”;“捧着一颗心来,不带半根草去”。他最早注意到乡村教育问题,一生办过许多各种类型的学校,这些学校为社会培育了大批有用人才。不过,他的另一个杰出贡献,我认为是对于素质教育的理论和实践方面的探索。
关于学生的素质,陶行知认为健全的人格必须包括:“一、私德为立身之本,公德为服务社会国家之本。二、人生所必需之知识技能。三、强健活泼之体格。四、优美和乐之感情”。因此,具体办学时,他就实行本文开头提到的若干规矩,包括要求小学生“每年洗澡80到100次”、“每年和国内外小朋友通信十二封”、需要认识环境中最常见的动植物各十二种和每晚能看到的恒星和行星十二颗、能欣赏名歌名画和自然风景这样貌似鸡毛蒜皮的条目。
其实,陶行知一方面从小节入手,从生活习惯着力,打造具备“农夫身手、科学头脑、改造社会精神”的实际人才、开拓人才。另一方面,他确实做到了教育面向乡村贫民,而不是只培养象牙塔里的精英人才,为真正需要素质教育的人群服务,为能改变中国落后面貌的目标奋斗。
(摘编自香港《大公报》 文/冯进)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