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页位置: 首页新闻中心海外华文报摘

联合早报:中美贸易战打得起来么?

2011年10月21日 14:55 来源:中国新闻网 参与互动(0)  【字体:↑大 ↓小

  中新网10月21日电 新加坡《联合早报》21日刊文说,所谓的贸易战本质上是美国国内政治气氛变化,特别是由于总统选战的需要而引发的。这一需求主要来自一些比较激进的议员,因此不太可能影响到华府对北京的政策。在过去几年中,类似的贸易战论调发生过不止一次,但最终都无疾而终,可见美国国内也并非有真打贸易战的民意基础。

  文章摘编如下:

  今年10月11日,美国参议院以63票对35票通过《2011年货币汇率监督改革法案》。此消息一出,立刻引起中国方面的强烈回应。10月12日,即法案通过的后一天,中国外交部、央行和商务部纷纷表态,对此法案提出了坚决反对。同一天人民币对美元汇率一改年初以来的升值趋势,陡然在一天之内突降0.5%。

  这样的态势让人不免开始担心:中国和美国这两个世界上最大的经济体,是否会打起贸易战?在目前全球经济复苏形势不明朗,欧洲债务危机没有明确解决方案的时候打起贸易战,岂不是雪上加霜,加大全球经济重回2008年衰退的风险?

  要分析这场贸易战的发展态势,就要从最近这次交锋的源点,即美国说起。事实上中美之间的贸易摩擦时有发生,并且往往在美国国内政治矛盾比较突出的时候,比如美国总统大选之前达到高峰。最近美国国内的政治气氛不可谓不紧张。首先是草根阶层发起的占领华尔街运动,从一开始几乎无人关注,到目前的规模日盛,甚至连美国总统奥巴马也在公开场合,表示理解占领华尔街运动的倡导者。占领华尔街运动的本质是美国国内贫富差距拉大,导致的阶级矛盾激化的一个爆发。这种贫富差距的拉大,在2008年金融海啸之后美国国内失业率陡增的情况下更加明显,甚至给人一种朱门酒肉臭(华尔街的高管继续坐享千万美元的年薪),路有冻死骨(1500万左右的失业人口,每天只能靠领救济金过活)的感觉。

  在这个时候,恰逢美国2012年总统选举的备选活动开始。最近共和党候选人在各个公开场合进行了好几轮辩论,就如何解救美国众多没有工作的工人阶层,扭转美国经济在衰退边缘苦苦挣扎的窘态唇枪舌剑,而中国的汇率政策则成为候选人集中的攻击目标之一。

  经不起学术论证支持的假设

  有很多经济学家做过很多研究,得出的结论是中国的汇率政策和美国的失业率并没有多大的关系。比如人民币从2005年开始已经持续升值23%左右,但美国的失业率从2008年金融危机之后陡增,可见即使人民币不断升值,美国的失业率也没有好多少。同时,即使人民币继续升值,导致中国制造的产品太贵而卖不去美国,美国很可能还是会从其它低成本国家,比如越南、墨西哥、印度尼西亚等地进口这些产品,因此对美国国内的就业率也不太会有帮助。

  但是在政治面前,这些理性分析都被抛出了窗外。为什么美国选民会坚持相信一个似乎不被学术论证支持的假设(即中国制造抢走了美国人的饭碗)呢?要明白这个道理,可以观察一下最近的一次共和党候选人辩论。

  在10月11日举行的美国共和党候选人辩论中,有一个问题是:作为候选人你会如何应对和中国的贸易关系?对这个问题比较有发言权的候选人之一,就是曾经做过中国大使的洪博培。洪博培回答道:我认为我们(美国)不能跟中国打贸易战。因为中美是世界上最大的两个国家,打贸易战只会害得我们(美国)的出口商和农场主(笔者注:美国是农产品出口大国)受损失。我们需要和中国合作。而共和党目前民调领先的另一位候选人罗姆尼则提出完全不同的论调。罗姆尼表现得更像一个强硬派,他强调他不怕和中国打贸易战。

  从冷静的角度分析,似乎洪博培的观点更加理性。毕竟没有人愿意打贸易战,况且如果贸易战真的打起来,很有可能是两败俱伤。但有一个不得不提的心理因素是,很多选民心目中的领袖应该是勇敢坚强,拥有带领大家走出困境的大无畏精神。在经济困难时期,有很大一部分选民需要的,是一个强壮有力的领导者来告诉他们:美国是一个伟大的国家,不惧怕其它任何人。在这种心理需求下,罗姆尼抛出这样的贸易战争论也就不足为奇了。

  通过这个分析,读者就可以理解目前所谓的贸易战,其本质上是美国国内政治气氛变化,特别是由于总统选战的需要而引发的。由于这一需求主要来自一些比较激进的议员,因此不太可能影响到华府对北京的政策,而这一提案也可能在呈交给总统之前就被两院否决。在过去几年中,类似的贸易战论调发生过不止一次,但最终都无疾而终,可见美国国内也并非有真打贸易战的民意基础。正如共和党候选人洪博培所说,中美都没有选择,只能互相合作,这样对大家才是最有利的。(伍治坚)

分享按钮
参与互动(0)
【编辑:丁文蕾】
    ----- 海外华文报摘精选 -----
 
直隶巴人的原贴:
我国实施高温补贴政策已有年头了,但是多地标准已数年未涨,高温津贴落实遭遇尴尬。
${视频图片2010}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