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世纪五六十年代,是一个常被人歌颂的年代—虽然经济待飞,资源乏绝,但人人自力更生,打造一个崇尚靠自己的“狮子山下精神”的社会。另一方面,当年社会的乡里之情浓厚,街坊互助,充满温情——1993年出品的《新难兄难弟》便是向那个令我们骄傲的年代“致敬”。
故事讲述儿子楚原﹙梁朝伟 饰﹚与父亲楚帆﹙梁家辉 饰﹚,是一对时有龃龉的父子。因为父亲觉得儿子太急功近利,不够脚踏实地;儿子亦觉得嘴里常常挂着“人人为我,我为人人”的父亲,传统守旧,根本不明白现今世情。这种典型的对立的角色性格,多少也道出上一代人与新一代在意识形态上的代沟。
两代互相不解,向来是不少家庭的死结,不过楚原却经历了一次“神化”的超自然经历——因着一次失足跌落坑渠洞,让他竟然回到过去,与年轻时的楚帆相处。在这次时空旅程中,楚原对爸爸那句“人人为我,我为人人”的做人座右铭有着截然不同的体会。他感受到父亲年轻时代的旧社会,那种没有太多机心、计算,只要对方有需要就会挺身而出,互助互爱的人邻关系。楚原对这种旧日的“香港精神”,从觉得老套不屑,渐渐产生出欣赏尊重之情。
以“难兄难弟”为名的电影作品,自上世纪五六十代开始不断出现。其中前年更拍摄过一套《巴不得爸爸》,基本上就是“照抄”这套由陈可辛执导的《新难兄难弟》﹙当然我们也可以视“抄”为该台的节目特色﹚。其实撇除他近年的《投名状》和《武侠》这类刚阳味重的作品,陈可辛的电影在描写人情关系上,都是细腻而充满喜感,这作品也不例外。
事实上,要求新一代学习先辈互相帮助、默默耕耘和不怕蚀底的精神,一直是香港社会近年的主流思想。制作人处理这个老掉牙的故事,并不是运用了什么创新的意念,而且纯粹靠为每个角色都赋予傻气和坚持,加上梁家辉、梁朝伟,以至一众演员具幽默感的演绎,但足以避免说教说得过分沉闷,还饶富趣味。
(摘编自香港《文汇报》 文/勇先)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