龙是中华民族的象征。它虽不曾真实存在,其肖像却广植民间。它威严、勇猛,神通广大,能兴云布雨,润泽万物;也能降妖除害,保佑百姓,所以民间都把它看成是神圣的吉祥物,对它十分崇拜。
先民们对龙的崇拜,既表现在生产、生活等方面,也表现在文化艺术上。他们将龙的形象、精神融入文化建设之中,创造出许多原始古朴的艺术形式,用以愉悦身心,表达理想和愿望。“龙舞”就是其中之一。
“龙舞”的出现,可以追溯到上古时代。传说早在黄帝时期,在大型歌舞《清角》中,就出现过由人扮演的龙头鸟身的形象,其后又出现了六条蛟龙互相穿插的舞蹈场面。而文字记载最早、规模最大的“龙舞”,要数汉代的“鱼龙曼延”。
“鱼龙曼延”又称“曼延鱼龙”,是汉代“百戏”中的一种。据《汉书.西域传》记载:“孝武之世……设酒池肉林以飨四夷之客,作《巴俞》都卢、海中《砀极》、漫衍(曼延)鱼龙、角抵之戏以观视之。”这里说的“鱼龙”,是一种由人装扮成大鱼和巨龙而进行表演的假形舞蹈;“曼延”是由人扮演巨兽的假形舞蹈。因这两个节目常连在一起演出,故称“鱼龙曼延”。唐初大学者颜师古曾作注说:这种舞蹈开始时,一只巨兽先在庭中欢舞。舞毕,到殿前激水,水花腾涌飞溅;转而化作一条大比目鱼,“跳跃漱水,作雾障目”;然后又化作一条八丈长的黄龙,“出水嗷戏于庭,炫耀日光”,故又名“黄龙变”。由此可见,当时的“龙舞”是一种幻术、布景、烟雾、舞蹈等相配合的综合艺术,其规模相当宏伟壮观。
“鱼龙曼延”自汉至唐,历时七八百年盛行不衰。不过唐以前的“龙舞”主要是为了祀神、娱神、祈雨。唐代以后,“龙舞”作为一个整体已经失传,但某些片段却流传下来,如民间流行的“舞龙”、“舞狮”等节目,就是其遗制。“舞龙”的目的,也更加倾向于娱乐。
“舞龙”又称“舞龙灯”、“玩龙灯”等,是唐代春节期间的重要娱乐活动。《雍洛灵异小录》中记载说:“唐朝正月十五夜,许三夜夜行,其寺观街巷,灯明若昼。山棚高百余尺,神龙以后,复加严饰,士女无不夜游,车马塞路,有足不蹑地,浮行数十步者。”唐代诗人张说在《蹋歌词》中也对“舞龙”作了生动描述:“花萼楼前雨露新,长安城里太平人。龙衔火树千重艳,鸡踏莲花万岁春。”这种火树银花、龙腾虎跃的欢快景象,也在唐宫里产生了互动。那位风流皇帝唐玄宗就曾令宫人扎制高150尺、阔30间房子的灯楼,他跟皇亲后妃们一起,登楼观赏龙灯。
到了宋代,“舞龙”之风更盛,其娱乐性也大大增强。宋人吴自牧在《梦梁录》中说:“正月十五日元夕节,乃上元天官赐福之辰……又以草缚成龙,用青幕遮草上,密置灯烛万盏,望之蜿蜒,如双龙飞走之状。”热闹的舞龙场面也令大词人辛弃疾词兴大发,挥笔写下脍炙人口的《青玉案.元夕》词:“东风夜放花千树,更吹落,星如雨。宝马雕车香满路。凤箫声动,玉壶光转,一夜鱼龙舞。”你看,花灯万盏,焰火纷飞,月明如昼,鱼龙飞舞……如此元宵景象,又是何等迷人!
清代以后,“舞龙”的技艺更高,规模更大。春节期间,宫廷、民间常举行规模盛大的舞龙活动。《清稗类钞》记载说:“清德宗光绪年间,干清宫中,正月十五日,有灯为龙形,约长十五尺,支以十竿,太监十人执之,又一监在前,执一灯球,取龙戏珠之意。各处音乐齐奏,灯光月色,交相辉映……”那位权重一时、喜欢热闹的慈禧太后,对舞龙也情有独钟。每年元宵佳节,她都在颐和园举行舞龙灯会,仅参加舞龙表演的,就达三千多人!
如今,“舞龙”作为一种群众喜闻乐见的民间艺术,在全国各地都有很大发展;各地的“舞龙”也都形成了鲜明的地方特色。如山东蒙阴的“舞龙”,粗犷豪放,舞姿多种多样:有龙头左右摆动、带动龙身依次摇摆的“舞龙摆尾”,有整条龙成圈状、龙头昂起、龙身上下翻腾的“翻龙舞”。
舞龙的同时,锣鼓喧天,鞭炮轰鸣,气势壮阔,热闹非凡。四川铜梁的“舞龙”则以“龙”的种类繁多著称:有能放烟火的“火龙”,有腹内点灯的“灯龙”,有稻草扎成的“草把龙”,有躯干能伸缩转动的“肉龙”,有长达20多米、24节组成的“蠕龙”,有分别适合于四季而舞的青龙、赤龙、白龙、黑龙,还有龙身罩以各种彩色布料的“彩龙”……浙江的“百叶龙”则构思奇特,想象丰富:龙头为一朵变形的大荷花,龙身为几十朵荷花层层联结,龙鳞是片片紫红色花瓣,龙尾是一对色彩瑰丽的蝴蝶翅膀。舞动起来,如荷花怒放,彩蝶翻飞,五彩斑斓,美不胜收,堪称巧夺天工的艺术精品。
近年来,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发展,“舞龙”的内容更加丰富,传播的渠道进一步拓宽,不但享誉内地,而且走向世界。它那奇特的造型和出神入化的表演,愈来愈受到世界上许多国家人民的欢迎。
(摘编自香港《文汇报》 文/戴永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