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媒:311强震唤醒日本青年自我认同和国民性
中新网1月11日电 新加坡《联合早报》10日刊出评论说,9日是新年的第二个星期一,是日本一年一度的成人礼,也是311大地震后的第一个成人礼。灾难唤醒了日本年轻人的自我认同和国民性,也让他们迅速成熟。调查指八成满20岁的青年认为日本的前景黯淡,然而同时也有八成青年希望,凭着自己这一代的能力改变日本的未来。
文章摘编如下:
9日是新年的第二个星期一,也是日本一年一度的成人礼。在这一天,日本47个都道府县都为跨入20岁的年轻人展开一系列的庆祝活动,预祝他们成为既有责任心又有理想的新一代日本人。
女孩们穿上传统和服、男孩们则西装革履,回到自己的出生地,参加由地方政府主办的集会,一起许下自己对未来的期望和抱负。
年轻人口最少 信心也最低
日本今年满20岁的青年人数是历年来最少的一次,约122万人,占总人口的0.96%,也正好是1970年青年人数顶峰时期的一半。
去年此时,日本舆论界普遍对当下年轻人缺少远大理想、对政治时事冷感、社会意识薄弱、以及出国留学人数显著减少等现象感到悲观,认为长此以往,日本肯定会持续衰退,最后走向没落。
日本政府去年初发表的调查就显示,四成日本人认为,年轻人不能轻易在社会上取得独立,是令他们最不满的社会现象之一。
这种强烈的危机感,并不是空穴来风。日本青少年研究所去年展开一项针对7200名日本、美国、中国和韩国高中生的问卷调查。结果显示:觉得自己是有价值的美国高中生占89%、中国高中生占88%、韩国高中生占75%,而日本高中生却只占36%。拥有自我满足感的美国高中生占78%、中国高中生占69%、韩国高中生占63%,而日本高中生则只有四分之一对自己满意,突出了日本年轻人对自己没信心的一面。
出国留学人数剧降
留学方面,近年来越来越少日本年轻人选择踏出国门,学习和体验外国的文化和语言。据《日本经济新闻》去年12月的报道,1997年留学美国的外国人,日本学生人数占最多。
到了2010至2011年,日本学生留美人数的排名已滑落至第七位。目前,留美人数最多的是中国学生,约15.8万人;第二是印度,约10.4万人;第三是韩国,约7.3万人。
日本留美学生则从2004年的4.5万多人减少至去年的2万多人。日本留学生人数大幅度缩水,近年来也成了日本舆论界的热门话题,九成的日本人担心这样的趋势会直接影响日本的未来。
对于年轻人本应热衷的恋爱,日本年轻人的态度似乎也变得十分消极。去年日本权威婚姻情报网站Onet就对800名年满20岁的青年展开调查,发现高达77%没有男女朋友,比1996年首次调查得出的结果高出27个百分点,完全不曾谈过恋爱的人达45%,连一次单相思经验都没有的人达14%。
特别引人瞩目的是,超过八成的20岁男性没有女朋友。近年来在日本火速窜红的名词“食草男”,指的就是那些性格温和、不主动的年轻男性,就最能反映出这种现象。
也曾有人做过比较现在的20岁年轻人和过去的20岁年轻人在精神、心态和用语上有何区别的研究。这项由广告公司NTT-Ad统计的调查发现,现在年龄介于30岁至50岁的日本人在20岁时,倾向于拥有个人主张、强烈正义感、“反骨精神”(叛逆)、有活力、有上进心、有理想的性格。
相反的,现在20岁年轻人之间比较流行的性格则是诚实、亲切、亲家庭、幽默、善良、容易交往和合群。
新一代年轻人性格改变的原因
这些数据折射出近年来日本年轻人的改变和问题。其背后的缘由不能以三言两语解决,最常被引述的,是日本经济的停滞和低迷让年轻人对未来感到不安和焦虑,由此就缺乏自信和拼搏精神。对父辈的“荞麦面”式人生:即进入一流大学、到一流企业工作、借35年房屋贷款、退休拿养老金,年轻人不再有兴趣,疑惑花一辈子努力换取这样的平庸结果值不值得。
同时,物质上的充裕让日本年轻人生活安逸,没有明确的目标和追求。虽然,目前日本的平均年收入比上世纪80年代日本经济鼎盛期下滑约三成,但年轻人的物质生活总体还是要比当年的好很多。2010年日本政府一项针对国民生活的调查就指出,满足于现今生活的年轻人占71%。
出生率下降,导致年轻人越来越少,使他们的政治影响力也随之减少。据总务省统计局2009年底的统计,日本20岁人口为130万人,比60岁人口的227万少了近100万。不管日本年轻人是否积极地投票,他们的影响力也越来越比不上中老年人。因此,执政党的政策偏向于福利、养老金和医疗等年长者普遍关注的课题,让不能直接受惠的年轻人对政治没有热情。加上日本没有强制性投票制度,因此年轻人的投票率是各年龄层中最低的。
灾难唤醒了年轻人
然而,今年的成人礼或许不一样了。这是三一一日本大地震后的第一个成人礼。这10个月来,日本年轻人对灾区的关注和援助,让人看到了他们的改变。大地震发生后,很多年轻人在第一时间自发地抵达灾区,帮助拯救队伍收集伤亡者资料和分配物资。他们把在灾区拍摄到的第一手照片和视频上传到网站,让全世界的人看到灾区最真实的一面。也有很多年轻人利用社交网站,呼吁和组织数千人以上的志愿活动,凝聚并放大日本的社会资本(Social Capital)。
随之而来的是去年9月日本各地的反核示威,不管核能的利与弊,这种民众大规模走上街头的抗议活动,是笔者在日本从未见过的场面。人头中窜动着的年轻身影,体现出年轻人不再被动、开始勇于参与政治活动。
虽然在另一方面,去年10月的占领华尔街运动并没有在日本年轻人中引起广泛反响,让人怀疑他们是否真的已改变,然而社会不平等毕竟不是日本眼前最深刻的问题,在年轻人中无法产生共鸣在所难免。
相反的,灾难唤醒了日本年轻人的自我认同和国民性,也让他们迅速成熟。据调查网明路(Macromill) 于本月5日公布的意识调查显示,八成满20岁的青年认为日本的前景黯淡,然而同时也有八成青年希望,凭着自己这一代的能力改变日本的未来。这比去年同个时期的数字,高出足足10个百分点。与此同时,满20岁年轻人对政治、选举和经济等课题的关心程度,也有重大突破。特别是男性受访对象,对政治、选举和经济的关心率,分别为78%、64%和84%。(沈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