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媒:美国总统大选聚焦中国反衬中国渐强现实
视频:美大选双方谈及中美合作 仍将中作为“攻击对象” 来源:中央电视台
中新网10月24日电 美国总统大选进入最后三周的倒计时,奥巴马、罗姆尼三场辩论已落下帷幕。海外华文媒体注意到“中国议题”从来没有离开过争论中心,有评论称“中国因素”俨然成为左右大选结果的关键,这恰恰说明“中国议题”不可回避,从一个侧面反衬出当前的政治现实。
香港《大公报》文章《美选战“聚焦中国”是好事》称,纵观这场决定美政策走向的角逐,不难发现,“中国议题”从来没有离开过争论中心,在两位候选人第三场终极辩论中,“中国崛起”更成为“压轴大戏”,“中国因素”俨然成为左右大选结果的关键,这恰恰说明“中国议题”不可回避。
香港《文汇报》引述外交学院院长助理兼国际关系研究所所长王帆的话称,美国当前处于选举的关键期,中国被当作一张牌,下一步无论谁当选美国总统,都有可能在一些问题上挑战中美关系。中国按照自身发展道路壮大起来,有自己道路的选择,美国当前最重要的是要适应这一现实,而不是永远以教师的身份来指导别国。
香港《明报》文章称,打“对华牌”是美国大选的传统项目,就像缓和与中国的关系也总是新一任总统的保留节目一样。里根、克林顿和小布什,都曾在竞选期间主张更为严厉的对华政策,但最终都改弦易辙。
台湾《联合报》社论《美国大选:选举语言反衬政治现实》称,罗姆尼对中国的麻辣敌意,达到历届总统竞选语言的最高峰。罗姆尼上台是否带来东亚剧烈变化?这是国际十分关切的。最后一场辩论,中国问题摆在结尾,但二人攻击中国的强度皆不如前两次辩论,皆不敢把狠话讲死。
台湾《中国时报》文章《奥巴马、罗姆尼 谁能打破魔咒》称,奥巴马与罗姆尼对中国的强势立场,让所有和中国大陆有重要经贸往来的国家感到不安。所幸,在国际压力以及奥巴马提出他温和的中国政策之后,罗姆尼在有关中国政策的立场上已做了调整。
美国《侨报》文章《中国因“强大”而成美国大选辩题》称,美国总统大选第三次辩论于22日举行,“中国崛起”成为其中一大主题。总统大选专题辩论“中国崛起”在历史上是第一次,也是中美关系上的头一回。这个事实也可以显示中国的国际地位以及中美关系新处境。
加拿大《星岛日报》社论称,罗姆尼出选以来多番失言,其中他对中国的批评,包括炮轰奥巴马在任内,没有把中国列为汇率操控国,都有老调重弹之感。
香港《大公报》文章称,真相总是越辩越明的。大选中的辩论,即使明显带有情绪化,都有助于社会的了解和认知,这是好事。平素习惯用有色眼镜看待中国变化的美国媒体,在听了两位总统候选人的激辩后,纷纷对一些观点“纠偏”,替中国鸣不平,这在美国舆论界十分罕见。中国人要允许这个认知过程的存在。
香港《文汇报》社论称,奥巴马与罗姆尼在涉华问题上惊人一致,均不忘继续利用中国话题为竞选拉票。无论谁当选及对经济衰退未能提出有效计划,中美“贸易摩擦”在所难免,对此中国应有思想准备和应对计划。针对美挑起对中国的贸易纠纷,中国应多管齐下。
香港《明报》文章称,“对华牌”虽然历次美国大选都会打,但这次又有所不同。表现为涉华议题出现了热点化、中心化、全面化的趋势。这与美国经济困境前所未有之深、中美竞争激烈程度前所未有之大的两点背景有关,反映出美国对华战略疑虑并未减轻。
文章称,在美国大选持续热炒中国议题的行情下,北京应该把自己战术上的成就——敢斗愿和、斗而不破——进一步升华为战略上的主动。也可“以彼之道,还施彼身”,最近三一重工依法反击美国贸易保护就是个好例子。
专题:2012年美国大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