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报:全民讨论“中国式”问题 政府机构不能缺席
10月22日,北京中关村一所小学放学后,一位家长骑着三轮车带孩子回家。在“中国式过马路”(即“不管红灯绿灯,凑够一撮人就可以走”的现象)后,“中国式接送”再引网络热议,说的是家长们在小孩放学时开着汽车,骑着自行车、三轮车等交通工具,早早就在校门口翘首以待,数量之众、人群之嘈杂仿如集市。此外,“中国式接送”和“中国式过马路”往往掺杂在一起,导致学校附近交通出现混乱的局面。中新社发 张浩 摄
中新网10月24日电 美国《侨报》23日发表社论称,最近中国媒体上什么词最热?“中国式XX”。这样热闹的“全民大讨论”,一方面会对提高个人素质形成舆论压力,另一方面也挖出了表象背后的一些必然。无疑,这也让政府相关机构在这场大讨论中难以置身度外。
文章摘编如下:
最近中国媒体上什么词最热?“中国式XX”。这个在网上流行起来的短语,仿佛一面镜子。
过马路不管红灯绿灯,凑够一堆人就集体闯过去,这叫“中国式过马路”;家长在孩子放学时驾着各式交通工具,早早在校门口翘首以待,人群之众仿若集市,严重影响学校周边交通,这叫“中国式接送”;属于该系列“中国式XX”的还有“中国式挤地铁”(几乎被挤成平面,骂架等小摩擦是常有的事)……
这些属于社会积习层面的问题,在过去很长一段时间里被人们见怪不怪,现在被媒体、网民郑重其事地摆出来一一说叨,既可以看成民众对现实问题的抱怨,也可以看成是中国经济发展到一定水平后,中国人在国民形象、精神追求上的一种提升。
这样热闹的“全民大讨论”,一方面会对提高个人素质、养成文明举止形成舆论压力,另一方面也挖出了表象背后的一些必然,比如“中国式过马路”的确有个体规则意识薄弱的原因,但也不乏中国马路红绿灯时间不合理等设计缺陷;而“中国式接送”的确有家长过于溺爱孩子之嫌,却也与交通事故多发、拐卖儿童事件多发等社会原因息息相关。无疑,这也让政府相关机构在这场大讨论中难以置身度外。
如果说上述的“中国式XX”系列病症,还主要是针对国民、社会等笼统的对象,那么,下面的“中国式XX”,就该直接拷问各级政府机构的施政了。比如:
——“中国式造城”,即不顾城市发展的科学规划与综合规划,热衷上项目、盖楼、修路,像画大饼一样盲目扩张城市规模,甚至出现“空城”、“鬼城”。
——“中国式养老”,即随着中国进入老龄社会,面临的养老问题日趋严峻,养老床位缺口严重、养老金也捉襟见肘,出现“未富先老”、“老无所养”。
——“中国式产业升级”,面对国家推出的新兴能源产业发展规划,一些地方官员、国企掌权者不顾实际,狂热地上马所谓的新兴能源项目,搞技术“大跃进”,重蹈传统产业产能过剩的覆辙。
这些问题的出现,反映了中国社会的车轮在滚滚向前的过程中,面对汽车社会、城市化与城镇化、老龄社会、经济转型与产业升级、现代政府治理等从未遇到过的新课题。
对此,施政当局唯有以向世界取经的开放眼光、广纳民智民意的姿态、建立公共治理科学流程的智能,才能让中国社会这列快车平稳地驶向新时代。
综观种种或单一呈现或交织一起的“中国式”问题,这个词汇的背后,隐含着中国人对自己所生活的国家的多少复杂情绪。
不管怎样,眼下的揭短,终极指向是希望中国越来越好。不论是国民还是当政者,都要勇于为注入新的“中国式”内涵而谋变。这种“变”,越快越好,因为吁变的呼声已经响彻社会四周。盼未来的“中国式XX”,不再代表落后与负面,而是成为先进、正能量、国家魅力的代名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