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媒:政客短线操作是台湾经济发展绊脚石
中新网10月26日电 台湾《经济日报》26日发表社论说,只注意短期效益及任期内的政治利益,台湾就是这样。对此,除了政党本身要改革外,政治人物和选民更要有所体认。期待马英九及财经专才出身的“行政院长”陈冲,能在没有选举政治压力下,可以趁势好好改革,带领台湾往更好的方向发展。
文章摘编如下:
2011年诺贝尔经济奖得主席姆斯25日在经济日报大师论坛,以“金融危机以来的货币政策与通膨风险”为题演讲指出,“民主国家”的货币和财政政策正处于艰困时期,经济成长迟缓的损失已经发生,却还没有决定由谁埋单或牺牲哪些人,民选的政治人物为了选票,往往避免处理这些议题,但这将抑制经济的成长。
台湾最近因劳保基金财务危机、劳保与公保退休所得替代率落差极大及军公教退休人员发放年金慰问金等争议,引发各界争论,各项社福制度改革议题,吵得沸沸扬扬。大师此话可说一语道出台湾当前的困境,需要政治人物与选民共同面对解决。
实际上最近几年来,包括席姆斯在内的岛内外经济学者都不约而同提出此观察,对财经问题的处理,也感到无力感。在“民主政治”下,政治人物大多只注意短期效益及任期内的政治利益,不论是货币政策、财政政策,或社会福利制度问题,多是选择讨好选民的作法,只要任内不要出事即可,最后也让问题变得更加难以收拾,台湾就是如此。
几年前劳保费率曾规划提高,到了台湾“立法院”过不了关,支出增加、收入减少,这样的财务制度如何不面临破产危机?不过,对政治人物来说,并不关心破产危机,因为那可能是几十年以后的事,也不见得会算到他头上。然天下没有白吃的午餐,如果被保险人缴交的费率无法提高,所得代替率及支付金额不能降低,这些社会福利制度的结构性问题,将无法有效改善,而且问题是累积愈久愈难解。
其次,让经济学家感到无力感的还有,长期政策常被短期操作。在政治压力下,执政者被迫无法做长期思考,就习以短期的急就章措施救急。以每逢选举就加码的老农津贴为例,去年底“大选”前,原本国民党有意依消费者物价指数作调整,从长远制度面来看,是不错的作法,但一碰到在野党大喊加码,最后执政党也是被迫跟进。
最近的军公教人员退休制度面临检讨,让不少军公教人员陷入惶恐,原本国际经济不好,正需靠岛内消费刺激之际,但现在不少人担心退休后拿不到钱,只想增加储蓄,不敢消费。对此,当局要赶快想出长期改革之道,不能再拖。市场最怕的就是不确定因素,不确定因素愈高,人民就愈保守,愈不敢消费,对经济就是进一步的伤害。
面对这种让经济学家也感到忧心无奈的民主政治现象,除了政党本身要改革,不能只看短期利益,要着眼长远发展外,政治人物和选民更要有所体认,不要一到选举就又乱喊价、乱开支票。期待马英九及财经专才出身的“行政院长”陈冲,能在没有选举政治压力下,可以趁势好好改革,带领台湾往更好的方向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