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报:灭顶式飓风不再百年难遇 气候危机渐逼近
美国空军向媒体提供了新泽西州海岸遭受飓风“桑迪”袭击后的航拍图片。图为10月30日,航拍的飓风“桑迪”袭击海岸后的照片。图片来源:东方IC 版权作品 请勿转载
中新网11月1日电 加拿大《星岛日报》10月31日发表社论说,全球气候这30年来出现大变化,热带与寒带国家的气候极端,越来越多国家出现奇热无比的热点。最令人头痛的是,世界各国面临灭顶式的飓风及河患不再是“百年难遇”,而是年年承受,危机愈渐逼近,令人心惊。
文章摘编如下:
超级飓风“桑迪”本周登陆美东,重创至少20个州,全美粗估经济损失超过911恐怖攻击,达到天文数字的300亿美元。而救灾专家更担心的是,在飓风及冬季风暴的“复合式”灾难双重打击下,未来几天,灾民在缺乏水电及食物的困境下,要如何捱过酷寒的侵袭,死亡人数有可能推升到三位数。究竟要如何避免再次面临重击,灾民几乎是束手无策。
对于上者来说,这些灾难数字或许已习以为常,但对无家可归者的升斗小民来说,奋斗一辈子的家园经过大水一泡化为乌有,必须从零开始,实在欲哭无泪。事实上,早在1896年就有专家探测温室效应,并预言700年后温室效应将开始肆虐。岂料120年后的今天,温室效应这个魔咒就应验了。全球气候这30年来出现大变化,热带与寒带国家的气候极端,越来越多国家出现奇热无比的热点。最令人头痛的是,世界各国面临灭顶式的飓风及河患不再是“百年难遇”,而是年年承受,危机愈渐逼近,令人心惊。
其实,在解决日益严重的全球暖化及温室效应问题上,仍然要回到政治面,才可能有所行动,正面面对。最近两名美国总统候选人奥巴马及罗姆内辩论时,对于能源课题滔滔不绝,却对气候转变及环境保护议题只字不提,令许多环保人士失望,甚至怀疑政治人物是担心引起石油公司的不满,有现实上政治献金的需要。
许多专家认为,全球如果愿意面对未来极端气候的挑战,世界各国就必须调整议程,把较早前联合国倡导的“千禧年发展目标”逐步转型为“持续性发展目标”。换句话说,早在1997年许多国家签定的《京都议定书》,“将大气中的温室气体含量稳定在一个适当的水平,进而防止剧烈的气候改变对人类造成伤害”,也必须要加快脚步。
不过现实世界中,近年来仅有欧盟及日本等国家长期致力于节能减碳,发展绿能,这可能是肇因于全体国民及社会对于环保议题的重视,才得以达成共识,行稳致远,达成初效。
加拿大及澳洲则刚好是两个相反的案例,两国在经济与环保的因素的角力下,加拿大先加入《京都议定书》而后退出,澳洲则是先拒绝签署其后才加入,可以看出整个社会氛围的转变与矛盾。至于消耗能源的两大国家美国及中国,仍未符合最严谨的标准,是最值得期望的国家之一。
联合国首席经济顾问杰佛里萨克斯教授针对环保议题近年的不受重视,遗憾的表示,“为了保护自己的前途,有时候,政治人物甚至连最基本的常识也吞吞吐吐。”在一波紧接着一波的灾难连年到来,新时代的政治领袖被人寄予厚望,若能倡导及推行有利环境保护的政策,或将有助于减轻问题的严重性,甚或朝正确解决的途经前进,否则坐视灾难临头而毫无行动,人类势将面临更为严峻的挑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