港媒关注李克强经济谈话 称其思维缜密懂经济
1月5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国务院副总理李克强在北京中南海主持召开国务院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领导小组全体会议,三名乡村医生受邀参加会议。中新社发 廖攀 摄
中新网1月21日电 香港《星岛日报》21日刊发署名陆正平的文章《李克强思维缜密懂经济》,指出李克强近期一系列关于经济的发言讲话,“环环相扣,逻辑严密”、“懂经济”。
文章摘编如下:
2012年底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上,中国国务院副总理李克强做了一个令参会者普遍感到“吃惊”的总结发言。李克强用了长达1个小时的时间,从国际经济困局讲到国内经济的转型升级,“环环相扣,逻辑严密,听下来有一种豁然开朗的感觉”。
一位参会的高级官员日前透露了这一情景。据他所知,在如此重要的场合,领导人完全不用讲稿做大会总结发言,他从未见过。他当时特意观察过,台下300多位省部级官员,几乎可以用“凝神屏息”来形容专注倾听的神情。
李克强一再强调“实实在在、没有水分”的增长。他指出,中国的经济发展应当保证就业、保证人民收入、保证企业效益的提高,并且与能源、资源、环境相匹配。他提出未来十年经济发展新引擎的说法,引起国内外经济界的广泛关注:“中国的经济发展,要依靠内需,而最大的内需就是大力推进相对滞后的城镇化。”
李克强有“经济学博士头衔”,他被中外媒体普遍称为“改革派”。十八大刚刚闭幕6天,他就在国务院主持座谈会,大谈“改革”。他说:“改革只能往前走,没有退路。”他还告诫人们:“拒绝改革的人可能不会犯错误,但要承担历史责任。”
而他提出的“改革是中国最大的红利”,直到今天,仍是最令中国人感到鼓舞的“热点金句”之一。
此后,李克强又几次完善、拓展自己的“改革红利论”。去年12月,他将“改革”与“城镇化”联系起来:“‘城镇化’这个最大的潜力,只要通过‘改革’这个最大的红利才能得以实现。”
李克强还被普遍看做是“市场派”。去年12月19日的经济社会发展和改革调研座谈会上,他要求参会的中央部委和地方负责人认真研究鼓励民间资本投资的政策。他说:“一些领域的盈利亏损,可以让民营企业来投资、承担。而政府要做的,是把握宏观,把握经济总量。”
半个月后的长江流域改革与发展座谈会上,他又提出:“政府的行政力量很难替代市场,我们倒不如专心考虑如何创造好的发展环境,发挥市场配置资源的基础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