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raybetapp瀹樻柟涓嬭浇 | raybetapp | 国际| 军事| rayapp涓嬭浇 | 财经| 产经| 房产| 金融| 证券| 汽车| I T| 能源| 港澳| 台湾| 华人| 侨网| 经纬
English| 图片| 视频| 直播| 娱乐| 体育| 文化| 健康| 生活| 葡萄酒| 微视界| 演出| 专题| 理论| 新媒体| 供稿

联合早报:波士顿爆炸案给美式反恐一记警钟

2013年04月17日 15:16 来源:中国新闻网 参与互动(0)

视频:关注“波士顿爆炸案”:目击者讲诉惊魂一刻  来源:辽宁卫视

  中新网4月17日电 新加坡《联合早报》17日刊文称,在面临新一轮恐怖袭击浪潮时,美国需要反思自己以暴制暴的反恐策略。“美国式反恐”可以推翻政权,却无法消除人们的仇恨,而恐怖主义的根源恰恰在仇恨。波士顿爆炸事件是教训,也是经验,它预示着美国未来反恐之路的艰难。

  文章摘编如下:

  美国波士顿当地时间15日下午先后发生了两起爆炸,造成多人伤亡,这是美国自9•11后遭受到的又一起针对美国本土的恐怖袭击。本次恐怖袭击可能造成的影响究竟会有多大,暂未可知,但可以明确的,本次袭击与2012年美国驻利比亚大使遇袭事件一样,都给了美国政府一记重重的耳光:12年反恐,越反越恐,越反越乱,越反越伤,“美式反恐”,到底该何去何从?

  反思美国过去12年的反恐之路,“先战争,后民主”是“美式反恐”的标准模式:白宫首先依靠军事力量强行推翻一国政权,之后,再扶植亲美势力在所在国仿造“美式民主模型”,建立亲美政权。此模式看似经典,可实际的反恐效果又如何呢?

  伊拉克战争推翻了萨达姆政府,也的确建立起了另一个“美式民主”的什叶-逊尼-库尔德联合政府,可接下来呢?分裂主义盛行,种族、派系和宗教的冲突日益加剧,恐怖袭击频频发生。

  美国为了两场反恐战争耗费了万亿美元的军费,阵亡了近5000的士兵,其国内经济也为此坠入了深渊。可是,恐怖主义在这两个被反恐反得最猛烈的国度,不仅未被消灭,反而日趋壮大。更让美国人难堪的是,随着美国反恐行动的深入,恐怖主义活动由原先的小区域实现了世界性的扩张:从东亚到中亚,从中东到非洲,从北半球到南半球,恐怖主义的发展速度已远远超出了各国的预料。面对这样的结果,我们不禁要问,美式反恐错了吗?如果错了,它到底错在哪了?

  要解决这个问题,恐怕还需要从催生恐怖主义的原因开始探寻了。到底是什么催生了恐怖主义?是经济的贫穷?是政治的争斗?还是宗教的教唆?在笔者看来,以上的所谓原因都只是一种表象,都只是催生恐怖主义的一个“催化剂”——在不同的背景下,不同的区域里,不同的时代间,“催化剂”的具体形式和方式都是异同的。但无论是何种催化剂,它们都有着一个共同的特征,那就是,它们都催生了人们内心的仇恨,而这份仇恨就成为了之后的所有恐怖主义的源头。

  所以,真正的恐怖主义的根源应当是人们内心的仇恨——一份可以由经济上的贫穷、政治上的不满、文化(宗教)上的分歧,或者个体心理和性格上的残缺等催生的,或许针对个体,或许针对社会,或许针对国家的仇恨。只要有了这份仇恨,恐怖主义自然也就拥有了滋长的土壤。

  在明白了根源后,就不难解释美式反恐为什么失败:治标不治本,治表不治根的“美式反恐”,如何能成功?换句话说,战争,可以推翻政权,但却无法消除人们对美国的仇恨,相反,战争只会增加受害国民众对美国的仇恨;“美式民主”可以被植入进新政权,但同样无法消除催生那些仇恨的催化剂。民主并非有解决宗教冲突,化解种族矛盾和调和分离主义的天然功效。不仅如此,民主在以上国家连有效刺激经济的功能都不具备。因而,美国12年的反恐注定了会遭遇当前的窘境和失败。

  波士顿马拉松爆炸事件,它与2012美国驻利比亚大使馆遇袭事件一样,它们是结束,也是开始;它们是教训,也是经验;这两次事件,从境外回归到了美国本土,这也预示着美国未来反恐之路的艰难。

  在面临新一轮恐怖袭击浪潮时,美国以及国际社会是否能够真正的冷静下来重新思考如何反恐这个极度复杂和敏感的问题呢?是继续以暴制暴的反恐,还是有针对性地一步一步的消除恐怖主义滋生地的各类催化剂和仇恨呢?(雷希颖)

【编辑:王栋】

>海外华文报摘精选: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