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raybetapp瀹樻柟涓嬭浇 | raybetapp | 国际| 军事| rayapp涓嬭浇 | 财经| 产经| 房产| 金融| 证券| 汽车| I T| 能源| 港澳| 台湾| 华人| 侨网| 经纬
English| 图片| 视频| 直播| 娱乐| 体育| 文化| 健康| 生活| 葡萄酒| 微视界| 演出| 专题| 理论| 新媒体| 供稿

华媒:安倍外交围堵中国 高估自己低估北京实力

2013年05月06日 10:54 来源:中国新闻网 参与互动(0)

视频:法新社:日本副首相——中日关系1500余年来从未平稳  来源:上海东方卫视

  中新网5月6日电 由钓鱼岛争端所引发的中日关系对峙局面依然持续,境外华文媒体高度关注中日关系的走向,舆论认为,安倍试图借“外交迂回”方式逼使北京让步,显然是一厢情愿。在中国的外交攻势下,安倍显然高估了自己,低估了北京的实力。

  日本“围堵中国”之势升级

  香港《经济日报》6日刊载《围堵升级 日新招大打经济牌》一文,文章指出,日本首相安倍晋三上任逾4个月以来,一直以“外交围堵”作为抗衡中国的重要手段。除迅速访问越南、泰国和印度尼西亚东盟三国外,还派员访问菲律宾、新加坡和文莱等东盟国家。加上近日分别与和印度领袖的会谈,已涵盖中国周边主要国家。安倍更计划于本月底访问缅甸加强经济合作,包围中国之势进一步升级。

  台湾《旺报》6日称,年初迄今,安倍晋三及其内阁成员的足迹也遍及美、欧、俄、印度、东盟国家与中东地区。安倍内阁强化日美同盟、修复日俄关系、对外提高经济诱因和推动“价值观”理念的外交战略布局,表面上为提升日本的战略地位与扩大全球和区域影响力,实则为增加自身抗衡北京的筹码。

  麻生太郎近日访问印度时强调,日本与印度有必要扩大海洋安全合作,强化海上自卫队和印度海军的关系,又相信印度洋地区的战略重要性将会提高。 香港《文汇报》指出,这是日本欲拉拢亚太国家围堵中国。

  英国《金融时报》中文网近日称,安倍政府打出民族主义的姿态,让美国紧张,让韩国愤怒。迄今,美国的战略很理性,尽管中国冷对这一战略。然而,如今奥巴马政府担心的是,安倍把日美安保条约当成护盾,他躲在护盾后面,与中国在东海问题上对抗。

  香港《经济日报》6日文章指出,日本副首相兼财相麻生太郎访问印度发表演讲时,建议印度与日本、美国、澳洲组成海上联盟力量,又与印度就引进日本高铁技术和合作、开发稀土资源达成共识;分析指日本拉拢印度旨在抗衡中国。

  麻生太郎还指日本“过去1500多年来,与中国关系从来也不顺畅”。香港《明报》6日援引中国国际问题研究所特聘研究员贾秀东的分析指,麻生的言论是配合日本首相安倍晋三提出的“民主菱形”战略部署,企图拉拢印度、美国和澳洲,提高日本在亚太地区的战略地位,同时达到牵制中国的目的,其中日本和印度位处中国的东面跟西面,正好可以两面包围中国。

  但贾秀东也指出,印度虽然愿意与日本发展经贸关系,但不见得会完全配合日本。

  稳定周边环境 中国亦开展外交攻势

  香港《经济日报》还说,在日本积极拉拢邻国的同时,中国亦展开周边外交攻势。中国外交部长王毅于5月1日至5月5日访问泰国、印度尼西亚、新加坡和文莱东盟四国。王毅表明这次访问发出的最重要信号,是中国新一届政府高度重视与周边国家的关系,愿把东盟放在周边外交的首要和优先位置,冀提升与周边国家关系。

  同时有分析认为,王毅近日访问东南亚四国,试图避免该地区在南中国海问题上一致对抗中国,新加坡《联合早报》6日援引北京大学国际关系学院副教授王栋的观点强调,中国不希望南中国海纠纷打乱东南亚的稳定与秩序,“这才是中国最终的目标”。

  王栋还指出,稳定的周边环境对中国而言才是有利的,以利益划线的政治对立游戏并不符合这一目标。

  台湾《旺报》6日文章指出,随着钓鱼岛领土争端愈演愈烈,中日近期的外交动作亦转趋频繁。双方新一波的外交竞逐,势必牵动东亚地缘战略的格局。

  文章还说,安倍试图藉外交迂回方式逼使北京让步,显然一厢情愿。2006年安倍初任首相时亦曾倡议过价值观外交与“自由与繁荣之弧”理念,目的为稀释中国对东亚的影响力,结果是安倍高估了自己,低估了北京的实力。于今,安倍还认为日本可以借着与俄罗斯重启北方四岛谈判、加强双方经贸合作或建立国防与外交领域的政治对话机制,达到制衡中国的战略目标,很可能又是严重误判。(完)

【编辑:王栋】

>海外华文报摘精选: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