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raybetapp瀹樻柟涓嬭浇 | raybetapp | 国际| 军事| rayapp涓嬭浇 | 财经| 产经| 房产| 金融| 证券| 汽车| I T| 能源| 港澳| 台湾| 华人| 侨网| 经纬
English| 图片| 视频| 直播| 娱乐| 体育| 文化| 健康| 生活| 葡萄酒| 微视界| 演出| 专题| 理论| 新媒体| 供稿

美华媒:两岸服贸协议 台湾怕被“吞”信心不足

2013年08月08日 11:05 来源:中国新闻网 参与互动(0)

  中新网8月8日电 美国《世界日报》7日刊载社论指出,《海峡两岸服务贸易协议》在台湾内部引发争议凸显出很多台湾企业及人民担忧大陆企业以其规模及廉价服务优势“吞并”台湾经济的心结,如果不能从根本上化解此一心结,两岸合作及和平发展愿景势必前途多艰。要解决台湾民众的疑虑,一方面需要台当局和民众的及时沟通;另一方面也需要两岸就敏感议题积极寻找解决争议、互利双赢之道。

  文章摘编如下:

  “海峡两岸服务贸易协议”签署后,在台湾内部引发强烈争议,成为马英九当局一大被批评的议题,以中小企业为主的各类服务业抗议声音不断,绿营人士及特定媒体更将服贸协议渲染成“大陆企业大军压境”危机,马当局虽全面启动文宣战反制,但效果似仍有限,服贸协议要在“立法院”闯关恐有很大阻力。由于服贸协议争议凸显出很多台湾企业及人民担忧大陆企业以其规模及廉价服务优势“吞并”台湾经济的心结,如果不能从根本上化解此一心结,两岸合作及和平发展愿景势必前途多艰。

  两岸经济合作架构协议(ECFA)其实就是两岸间的自由贸易协议(FTA),对两岸关系发展具有重大指标意义,不过,两岸服贸协议才是启动ECFA的关键一步;若这一步走不出去,后续牵涉范围更广泛的“两岸商品贸易协议”及更进一步的制度化合作,恐皆将沦为空谈。

  相对上,大陆给予其他WTO成员待遇,台湾大多数皆可比照享有同等待遇,除此之外,大陆还给予台湾80项高于WTO的开放承诺,范围涵盖金融、运输、电子商务、文创等,其中近三分之一还超过给予香港的待遇,因而海协会会长陈德铭形容,服贸协议对台湾是前所未有的让利。

  但马当局绝未料到,如此对台湾有利、求之不可得的两岸服贸协议,竟然会在台湾内部引发如此强烈争议,甚至被有心人士过度夸大其冲击,渲染成洪水猛兽,造成各行各业杯弓蛇影,人心惶惶。何以会发生如此不可思议的反应?究竟问题出在那里?实有加以深究的必要。

  归纳服贸协议反对者的各种批评与指控,主要是出于很多发生机率极低的假设性状况,例如批发零售、餐饮、美发美容、洗衣、小客车租赁等,台湾业者多属利润微薄的中小企业,自难免担心大陆挟其规模、数量及价格优势,大举进军台湾市场,则必然对本土业者造成严重冲击。尽管当局一再强调有各种控管机制,且过去几年开放陆资经验显示,不可能发生业者忧虑的极端现象,但当社会对当局信心不足时,再多倡导及解释也很难有效化解疑虑。

  再者,服务业涉及层面及管理事项众多,两岸社经文化发展和体制有巨大差异,也难免让部分业者对服贸协议信心不足,尤其涉及文化的各行业,如相互开放印刷业就引起文化界人士强烈批判。

  有鉴于此,要化解类似服贸协议在台湾社会引发的各种争议,关键须针对因两岸经济规模大小和强弱悬殊及体制上差异引发的心结,采取适当的作为,祛除不理性、不必要的疑虑。

  就马当局而言,要和社会有效沟通,须在两岸政策上作出强有力的宣示,并提出一套连结市场开放和在地服务业发展的规划蓝图,让各行各业皆有明确发展目标及可遵循的游戏规则,才能增强业者信心,降低各种不确定性。

  另一方面,两岸也应积极规划推动高层次的经济战略对话,就双方关切的重要议题,尤其台湾企业及人民担忧大陆可能“吞并”或“吸纳”台湾经济等敏感问题,皆可透过经济战略对话,寻求解决争议、互利双赢之道。这样做才能从根本上化解两岸心结,让两岸合作可长可久。

【编辑:王栋】

>海外华文报摘精选: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