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媒:马英九或可坦然接受“国是会议”找转机
中新网8月15日电 台湾《联合报》15日刊载社论指出,马英九当局目前执政效力不佳,民意支持率下降,民进党抓紧这条小辫子呼吁召开“国是会议”。虽然了解民进党不怀好意,但马当局若想在执政上有所突破,他必须思考的是一个有广泛代表性的讨论平台,并藉此重新凝聚社会共识,找到突破转机,从这一角度来看,“国是会议”未尝不可一试。
文章摘编如下:
台湾“国是会议”有两种:一种是从政治动机出发,尔虞我诈、你攻我防,感兴趣的只是过程的操弄,而不在乎会议结果;另一种从使命感和责任感出发,就迫切重大议题凝聚共识,并订出改变现状的路径。前者把“国是会议”当成“工具”,后者将“国是会议”视为“目的”;而最近台湾政坛传出的“国是会议”,迄未超出前一类之范畴。
蔡英文发动这一波召开“国是会议”的呼声,原本气势不弱;孰料,在民进党中央的掣肘下,突然追加“先停建核四(台湾第四核电站)”的前提,极可能使这项倡议胎死腹中。原因无他,“国是会议”的召开,本应抱持开放的心态接受建言,不预设立场,才可能让各界畅所欲言。蔡英文原本标举“核四停建”为“国是会议”之“议题”,一遇党中央压力,即将其改列为“前提”,旋又称仍是“议题”,出尔反尔,破坏了游戏规则。
何况,“核四公投”案躺在台立法机构待审已经多时,民进党一方面极力在立法机构中反对“公投”案,不让民众有自主决定核四去留的权利;一方面,却要求执政党把“停建核四”当成召开“国是会议”的“大礼”送给自己,何其矛盾而自私!民进党自己兴建核四、又反对核四,不容民众“公投”决定,却又想用最便宜的手法终结核四,这未免太异想天开。
抛出“停建核四”的大帽子作为“国是会议”前提,民进党想掩盖的,其实是自己内部的分歧。蔡英文呼吁召开“国是会议”未先照会党中央是事实,但苏贞昌的领导模式无法凸显民进党的长处或影响力,更是不争的事实。
比较糟糕的是,在“两个党中央”的问题浮现后,苏、蔡双方的解决办法,不是在彼此的最小公倍数上寻求拓展, 而是同时退缩,退回一个最缺乏想象力与可能性的公约数。“停建核四”这个前提,绝非智者的撒手锏,而比较像一个胡涂蛋失手砸了锅;可笑的是,这竟是“两个党中央”的折衷点。
事实上,由于两岸服贸协议及“核四公投”争议之难解,加上抗争事件接二连三,就台湾的社会气氛而言,此刻要求召开“国是会议”,不能说没有其客观条件。让人忧虑的,倒不是二十几万白衫军涌现凯道,而是经济持续颓萎不振,政治上短期又看不到什么可行的出路,民众的痛苦和郁闷持续攀升。在执政党的立场,若能召开“国是会议”,透过民间的扩大参与,打破朝野政党对峙的僵局,或许能使马当局放手施展,重获民众支持。
从这个观点看,“国是会议”是为因应既有体制无法有效解决问题而发,也因此应把握几项原则:一,“国是会议”不是“政党会议”,当然也不是“朝野领袖会议”, 必须纳入有代表性的民间人士,才能产生超乎既有政治框架的意见激荡。二,“国是会议”的目的在追寻台湾社会的新目标和新共识,却不可侵犯或破坏现有体制架构的职能;三,召开“国是会议”必须要有具体可行的结论,不能只是各抒己见一番;否则,便是白费力气,甚至治丝益棼。
马英九去年曾拒绝民进党提议的年金改革“国是会议”,今年,他则正面回应了“马蔡会”,乃至马苏、马谢会,显然态度已有所改变。然而,“马蔡会”距离人们想象中的“国是会议”仍极遥远;而在民进党内部自相猜忌的情况下,马就算个别会见蔡谢等人,结果连民进党都未必接受,遑论社会大众。
因此,马英九若要寻求执政上的有效突破,他必须思考的是一个有广泛代表性的“国是会议”,并藉此重新凝聚社会共识,重塑发展愿景。在此一过程中,当然免不了遭到民进党的抹黑或杯葛,但至少可透过舞台的透明化,让民众看清台执政当局和在野党的作为,从而作出更准确的判断。无论如何,当施政陷于动辄得咎的处境,若能够藉由民间和在野人士的智慧和力量找到突破转进的契机,未始不是值得一试之路。个人或政党少一点算计,台湾便能多一分和谐。
诚实地说,尽管马当局每天被外在情势搅得焦头烂额,我们也看不到民进党因此获得了什么掌声。相反的,许多人对民进党越来越感到失望,认为它只在乎自己的利益,不在乎牺牲台湾人民的利益。在这种情况下,民进党若有心促成“国是会议”,不想留下“内斗内行”的印象,那么,请蔡英文和苏贞昌一起撤回“停建核四” 的前提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