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欲就钓鱼岛搞公关 华媒:中国应还治其身
中新网12月13日电 日前日本外务省将其网站上有关钓鱼岛的视频语言增加到了9种。境外华文媒体分析称,日本在钓鱼岛争端上明显处于下风,企图通过将钓鱼岛问题国际化的“小动作”来挽回颓势,根本是徒劳无功。日本在钓鱼岛“国有化”问题非但没有剎车,反而变本加厉,目的在于急于摆脱战败国的帽子,也不想承认二战后对日本的审判。
香港《文汇报》评论文章称,日本单方面将钓鱼岛“国有化”,破坏中日之间数十年来搁置争议的默契,中国据理力争坚决反制。目前中日实力此消彼长,钓鱼岛争端出现这种始料不及的后果,日本得不到任何便宜,无可奈何。
文章说,为了重夺钓鱼岛争端的主导权,日本感到单靠自己已力不从心,于是将问题国际化,企图通过公共外交手段,利用多种语言散播钓鱼岛属于日本的主张,误导国际舆论,抢占领土议题的话语权。
事实上,安倍上台以后,日本右倾化加速,要推翻二战以后的国际秩序安排,突破和平宪法的约束,处心积虑激化钓鱼岛、独岛等争端,渲染“周边国家威胁论”,让日本民众认同日本处境不安,需要修改和平宪法,重走扩军备战的老路。
文章表示,在中日邦交正常化后的40多年中,中日曾经成功搁置钓鱼岛问题,从而实现了中日关系的重大发展。至今,中国一再以诚意和善意呼吁日本通过谈判化解争端。未来中日面对的政经挑战日益严峻,日本承受的压力只会比中国更大,更应以现状为基础,争取不进一步激化对抗,与中国共同努力为争端“降温”,这才是理性明智之举。
日本混淆视听 中国应还治其身
《文汇报》另一篇文章援引中国社科院学者吕耀东的观点指出,“日本意在将钓鱼岛问题国际化,通过国际公关手段,抢占领土议题的话语权和道义制高点。针对日本的舆论造势,中国也需要以其人之道,还治其人之身。要高度重视公共外交,通过各种形式在国际社会发声,还原钓岛是中国固有领土的基本事实。”
日图谋领土问题国际化
“虽然钓鱼岛自古以来是中国领土这一事实日本无法用视频来改变,但是这种传播手段还是会造成一定影响,使领土问题国际化,这是日本的算盘。”吕耀东表示,日方将钓鱼岛和独岛主权宣传视频以中韩等国语言配音播放,乃是希望从国际舆论、国际公关的角度,抢占在领土议题上的话语权。
日本近些年来一直积极在对外渲染钓鱼岛问题,安倍首相以往借出访、在联合国讲话之机,频频宣传对钓鱼岛、独岛问题的观点,起到了混淆视听的恶劣作用。
对于日本在钓鱼岛“国有化”问题非但没有剎车,反而变本加厉,吕耀东认为,日本目的在于不承认二战以后的国际秩序安排,急于摆脱战败国的帽子,也不想承认二战后对日本的审判。
南京大屠杀 日拒绝承认历史
今年12月13日是南京大屠杀76周年的纪念日。台湾《中国时报》评论文章称,八年抗战,一场又一场的战役,中国人生命财产的损失,无可估计,70多年过去了,日本方面到底记住多少历史教训呢?
对于大屠杀的人数,日方绝不承认30万,只说10万之谱,甚或低于此数,右翼甚至根本否认有此事,然则历史事实能够否认得了吗?战后《远东国际军事法庭判决书》指出日军占领后6周内,被屠杀的平民与俘虏总数达20万以上,此数尚不包括被日军烧死或丢入长江的人,还有过去统计的死亡人数,也忽略了南京城外被日军屠杀的国军数,总死亡数绝对超过30万,人数以外更重要的是日本人从二战当中做了彻底的反省没有?
文章说,答案是否定的,战争期间日本给中国带来了空前的灾难,战后因为《日美安保条约》,日本很快地站稳脚步,照理说它应该深深对中国致歉才是,然则日本没有,以中学教科书为例,一个“侵略”的字词就写不出来,偏偏就要写“进出”,其心态可知;而最近在首相安倍晋三强势主导下,对中国的“防空识别区”采取对策,均显示日本人潜藏的野心,面对这样的情势,怎能掉以轻心。
瑞士学者 吁天皇致歉
台湾《旺报》13日文章称,为了避免东亚陷入战争,瑞士洛桑国际管理学院荣誉教授拉赫曼建议,“日本必须迈出第一步”,天皇应该仿效前西德总理布兰特,亲赴韩国慰安妇纪念碑以及中国侵华日军南京大屠杀遇难同胞纪念馆致歉,如此才能“宣布二次大战真正结束”。
报道称,面对过往的历史,西方较日本显得诚恳的多。东西德统一前,西德总理布兰特于1970年访问波兰,当他到华沙纪念碑致意时,突然在碑前双膝落地,下跪低头忏悔,这一跪震惊全球,也震撼国际媒体,自此缝补了西德与东欧二战结束以来的裂痕,他也于1971年获得诺贝尔和平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