欧洲时报:中国布局明年经济 变模糊为明晰
中新网12月18日电 法国欧洲时报17日刊载文章《中国布局明年经济:变模糊为明晰》。文章称,从媒体对中国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的报道看,中国高层对2014年的经济运行已有明晰判断和方法运用,特别是针对中国经济运行中的一些模糊关系,给出了比较清晰的回答。
文章摘编如下:
11月闭幕的中共十八届三中全会发布了《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因为涉及面广,并有不少创新,大大激发了海内外对中国新一轮改革的积极预期,希望再次共享改革红利,但也有不少舆论认为改革的阻力很大。
实际上,近年来中国的改革确实面临类似难题,概括起来就是稳定发展与深化改革的关系很难处理,执行过程中存在不少模糊地带,评价过程中标准又很多元,各地强调特殊性较多,对共性却重视不够。此次经济工作会议显然希望摆脱上述困扰,尝试给外界派出“定心丸”。
这首先体现在本次经济工作会议对深化改革进行了梳理,强调区分情况、分类推进。会议大体将改革分成四类:对方向明、见效快的改革,属于地方和部门可以授权操作的改革,明年和近期就可以加快推进;对涉及面广、需要中央决策的改革,要加快研究提出改革方案,制定具体改革策略;对认识还不深入、但又必须推进的改革,要大胆探索、试点先行;对全会提出的一些需要推进的制度性建设,需要修改完善法律的也要加强研究、尽快启动。
四类改革,从易到难,层次分明,在传递改革决心的同时,也明确了具体路径,既有助于打消外界疑虑,也是对利益集团阻挠改革的回应,凝聚了深化改革的共识。
其次,本次经济工作会议提出不少新理念,对当前中国经济运行中的突出矛盾给予了回应。围绕发展与质量的争论,会议提出“要全面认识持续健康发展和生产总值增长的关系……努力实现经济发展质量和效益得到提高又不会带来后遗症的速度”。
这显然是在叫停“唯GDP论”;围绕改革与调控的矛盾,会议提出“用改革的精神、思路、办法来改善宏观调控,寓改革于调控之中”,这又突出了改革在宏观调控中的作用;而针对近年来官方政策与公众感受总有差距的问题,会议提出“要把握好经济社会发展预期目标和宏观政策的黄金平衡点”的理念,淡化了二者的对立性,为把握其统一性提出了指导。
第三,除了宏观层面,此次经济工作会议还在具体行业与经济问题上做出了明晰解答。中国的地方债务是否存在风险,若存在风险是否可控,这些都是近年来外界争论的焦点,而是次经济工作会议首次把防控和化解地方政府性债务风险列为来年经济任务之一,显示出中国高层对此问题的态度,对部分地方政府盲目发债具有很强的约束性。
另一个争议已久的问题来自房地产领域,历经多次调控房价依然高企,已成为中国“房事之痛”,本次经济工作会议并未提及房地产调控字眼,而是要求加大廉租住房、公共租赁住房等保障性住房建设和供给,做好棚户区改造,这显示出官方对待“房事”的思路正在发生变化,未来可能更加强调供给管理,这与过去强调需求管理有所不同。
在中国人的政治、经济、社会、文化运行中,平衡处理、模糊处理往往占据较大比重,但在当前深化改革的特定背景下,需要在方向问题上更加明晰,而自新的领导集体就任以来,这种趋势变得明显起来,尤在经济、外交、社会、反腐等问题的处理上得以彰显。变模糊为明晰,至少在当前阶段,有助于中国经济完成期盼已久的转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