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媒:因对华贸易减少等原因 安倍经济学响警钟
中新网2月26日电 日本《中文导报》2月第4期刊载《“安倍经济学”响起了警钟》一文,文章指,“安倍经济学”虽然走过了大胆创意、顺风顺水的2013年,却在2014年面临着更加严峻的挑战,最新发表的几项宏观经济数据为“安倍经济学”敲响了警钟。
文章摘编如下:
日本首相安倍晋三今年1月曾在达沃斯世界经济论坛上自信地宣布,“日本经济正在摆脱长期通缩,预测工资和消费都会提高。人们现在更充满活力、更乐观。日本正迎来新的黎明,而不是黄昏。”“安倍经济学”虽然走过了大胆创意、顺风顺水的2013年,却在2014年面临着更加严峻的挑战——最新发表的几项宏观经济数据为“安倍经济学”敲响了警钟。
日本贸易振兴机构(JETRO)2月18日公布数据显示,2013年日中贸易总额较上年减少6.5%,为3119亿9518万美元,连续两年下滑。对华出口额占日本全球出口总额的18.1%,中国五年来首次位居第二,被美国反超。2013年日本对华贸易逆差增加17.8%,至5222863万美元,刷新历史纪录,这成为日本贸易收支恶化的主要理由之一。究其原因,中国经济增速放缓和日本企业增加本土化生产造成了出口低迷,日元贬值造成的汇兑差额也产生了影响。
从整体上看,2013年日本创下年度贸易逆差11.47万亿日元的纪录,在2012年的6.94万亿日元贸易赤字的基础上近乎翻倍,标志日本连续3年出现贸易逆差。雪上加霜的是,日本在2014年1月份依然维持了出口下降、能源进口激增的趋势,1月进口同比增长9.8%,出口下降9.3%,导致贸易赤字达到190亿美元,再创历史新高,日本也出现了长达19个月的外贸赤字。
另一项让人跌破眼镜的数据是,内阁府公布统计显示,去年第四季度,按年率计算,日本国内生产总值(GDP)增长1%,较去年7-9月毫无变化。经济学家原本预计,日本会将摆脱去年第三季度的放缓趋势,GDP增长3%。事实上,日元疲软几乎没有带来更多出口,同时却大幅提高了进口能源价格,这使得日本长年炫耀的贸易顺差转变成日益扩大的巨额逆差。2013年第四季度,日本经济未能重拾动能,令外界对“安倍经济学”可能带来的持久性复苏产生疑问。
日元大幅贬值使得对外贸易不再像过去那样充当增长引擎,日本与中韩的紧张关系也使得日本对亚洲主要经济体的贸易关系受损,因此作为经济支柱的国内消费成为拉动经济增长的主力,就像去年10-12月的经济增长完全依赖内需那样。但是,今年4月消费税上调在即,毫无疑问会影响消费,影响时间多久难预测——所以,以宽松的货币政策、灵活的财政政策、推行结构性改革等三支箭为主题的“安倍经济学”显然走到了一个坎上。
过去两年的中日关系,经历了2012年9月钓鱼岛“国有化”和2013年12月安倍首相参拜靖国神社引发的政治风暴。“安倍经济学”没能分享到全球第二大经济体和最大消费市场的红利,却在“政冷经凉”的关系状态中失去了对外销售的增长点。这种此消彼长带来的影响,在“安倍经济学”风生水起、摧枯拉朽的初始阶段尚不明显,但在“安倍经济学”首轮药效减弱、政策实施进入相持阶段后,可能上升为成败的关键,或成为压断驼背的最后一根稻草。
“安倍经济学”最成功的招数——大胆诱导日元贬值犹如一把双刃剑,其负面作用正在显现。一方面,史无前例的金融量宽政策加速日元贬值,提高了汽车、钢铁、家电等拳头出口产品的价格竞争力,企业业绩改善带动股价大涨,股票和房地产上涨带来资产效应会刺激内需等等,但令人遗憾的是,日本除了汽车以外,已经没有了打遍天下而无往不利的拳头商品,日元贬值并没有大幅提升日本的出口收入。
但另一方面,日本是世界上第三大石油消费国和第一大液化天然气进口国,311东日本大震灾最严重后果是断了日本核电的后路,在福岛核反应堆关闭后,日本的天然气进口量快速增长导致亚洲天然气价格急剧提高。日本液化天然气进口量从2010年的7000万吨增长到2011年的7850万吨,而在2012年,这一数字竟然增长到8730万吨,也就是说,在两年内增加了近25%。同一时期,液化天然气的总价值增加了70%以上,从2010年的约3.5万亿日元大幅增加到2012年的6万亿日元,成为贸易赤字的重头,这种状况在2013年更是变本加厉,有增无减。目前,日本天然气需求大约占世界三分之二,只有改变这种状况,日本才能节省国内燃料成本,大幅减少贸易赤字,全球液化天然气等能源市场才能恢复稳定态势。
宏观经济数据为“安倍经济学”泼了冷水,敲响了警钟。何以改变现状呢?习惯于“贸易立国”的日本还是需要从“家艺”入手。美国《福布斯》网站刊出建议,认为“安倍经济学的最大希望,显而易见还是中国”:中国经济发展,薪资水平和家庭收入增长强劲,这 一点或许对安倍经济学成功与否至关重要。把“高品质生活”、“可持续性发展”、“节能和环保”作为优先任务的中国家庭,还是中国各级政府都越来越认识到日本产品和技术的价值。在改善政治关系、实现经济互惠的进程中,“安倍经济学”或许能找到救命稻草。
可以说,如果日本的通胀率达到2%,同时经济增长1.5%,那么其经济状况将走出“失去20年”的黑暗隧道,得到改善。2014年将是“安倍经济学”成功与否的分水岭,但前提是必须应对已经响起的警钟。在减少贸易赤字方面需要开源节流,而增加对华出口争取贸易盈余,削减天然气进口降低能源消费价格,或是不可偏废的双轮。(申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