港报:从天灾到人祸 日本“拥核”惹国际关注
中新网3月20日电 香港《文汇报》20日刊文指,日本九级强烈地震并引发海啸,这场天灾已过去三周年,但在这1100天内,日本政府不但在善后福岛核泄漏污染方面难如人意,反而在“拥核武”方面也传出许多杂音,甚至是叫嚣。这不但惹起日本国内坚持反核人士的强烈不满,亦引起国际社会的警惕,甚至日本的盟国美国也发出担忧的声音。
文章摘编如下:
当下,日本国内对于是否重启核电站仍争论不休。一方面是对三年前满目疮痍景象仍历历在目的主流民众,坚决要求无核生活,他们无法再次承受核灾害造成的巨大破坏力。三年过去,仍有13万人被疏散他乡,有家难回。而另一方面,安倍表示,对于零核日本没有信心。安倍政府召开相关阁僚会议,确定了新《能源基本计划》草案,决定将核电定位为“重要的基荷电源”,迫切要重启处于封存状态的48个商用核反应堆,甚至还会建设新的核反应堆。
有分析指,之所以称“基荷电源”而非“基础电力”,也是有意用陌生词汇,减低刺激反应。日本政府从弃核的菅直人,到模棱两可的野田佳彦,再到重启核电的安倍,恢复用核决心日益增强。因为内忧外患的安倍知道,资源紧缺的日本若一直靠进口国外的能源填补核电力缺口,会对国家经济造成压力,影响民众生活质量,更重要的是直接影响制造业。潜心发展日本经济的安倍,“用核”是解决经济成本的根源,重启核电从而降低电价,改善生产,促进出口,达至经济良性循环,安倍政府才能有民望基础实施别的计划。
不过,除了经济利益的考虑因素,其右倾化路线,引致国际社会怀疑其背后是否暗藏“拥核武”的企图。有批评指,安倍借民用核发展掩盖其军事用途,是安倍政府急于重启核电的更重要原因。日本作为只有37万平方公里的岛国,却被57个核电站包围,而核电站反应堆中的燃料,经提炼可以产生制造核弹的钸,且可以储存,而民用的需求又非常低,不是军备之用难以开脱。
据美国专家估算,日本的核材料储存量目前已超过美国,世界第一。日本右翼势力也曾扬言,日本在183天就可以制造出核弹。美国同样担心日本拥核,因为日本是世界上唯一一个受过核打击的国家,且原子弹来自美国。现时安倍政府野心勃勃,急欲摆脱美国的控制摆布。若不再看美国脸色,也难免不会报广岛之仇?
而国际社会除了关注日本“拥核”,对日本核泄露关注热度始终有升无跌。福岛核电站的放射性污水以及其他核污染的问题,尚未彻底解决。核污水不时排入太平洋,构成对生物链的致命性破坏。灾难发生之初,东电公司人员有意将福岛第一核电站的低放射性污水排入海中,以便腾出空间处理高放射性积水,且公司声称,2011年6月之后,没有新的放射性污水排入海洋。
直到去年8月日本政府才承认,福岛第一核电站每天有至少300吨核污水流入海洋,且这种情况可能从核事故发生后一直存在。污水泄漏事件愈演愈烈,问题一日不彻底处理,地球都要为福岛核灾难埋单。
日本企业乃至政府都为了短暂利益,不但掩盖核污染情况,且居心叵测隐瞒武器级核材料储存数量,规避责任。若再不正视问题,公开情况,日本重新启核是累人累己。(刘斯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