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媒:中国应如何让日本侵华档案更好“发声”
在吉林辽源矿工墓陈列馆最大的一间尸骨展馆内,展示着3排共179具死难矿工的遗骨。据了解,这些遗骨是东北沦陷时期遭到侵华日军迫害致死的矿工,他们肩挨着肩,脚靠着脚,尸骨间只有拳头大的距离,经过专家鉴定,其中有三十多具童工的尸骨。图为一位记者在尸骨展馆内拍摄。中新社发 张瑶 摄
中新网5月19日电 近日,《铁证如山——吉林省新发掘日本侵华档案研究》出版。日本新华侨报17日刊文指出,虽然从出土到首次“发声”,经过了漫长的61年,但鉴于日本侵华期间,吉林省曾长期遭受深重灾难,如今,在中日关系陷入冰点,日本右翼分子的错误言行甚嚣尘上之时,该省公布研究侵华档案的成果,对于戳穿其荒谬之处,还历史以本来面目,效果毋庸置疑。
文章摘编如下:
来一次历史回顾,或许更有助于了解来龙去脉:1953年11月,解放军某部驻长春部队修理地下电线时,在伪满日本关东宪兵队司令部旧址偶然发现大量埋藏在地下的档案。1954年,日本战犯弘田利光供述,自己曾于1945年8月中旬奉宪兵队长平林茂树之命,将新京宪兵队本部及宪兵队司令部的公文档案在本部楼下锅炉内焚毁,来不及烧的就埋在地下。
随后,这批档案先是于1955年9月交由吉林省公安厅保管整理,又在1982年移交给吉林省档案馆,开始系统性整理。此次公布的89件,翻译、解读工作始自2012年8月,系档案馆内由专人组成的南京大屠杀、慰安妇、强征劳工等14个课题组,经过20个月的攻坚战取得的成果。
虽然从出土到首次“发声”,经过了漫长的61年,但鉴于日本侵华期间,吉林省曾长期遭受深重灾难,如今,在中日关系陷入冰点,日本右翼分子的错误言行甚嚣尘上之时,该省公布研究侵华档案的成果,对于戳穿其荒谬之处,还历史以本来面目,效果毋庸置疑。
当然,相比10万多件(卷)馆藏档案,此次公开的89件仅为冰山一角,以“任重道远”形容此项工作的,并非言过其实。想要让档案更好地“发声”,不妨从以下三点入手。
首先,重视对此类档案的发掘和保护,为研究创造条件。
今年1月,河北隆化县发现日军侵华掠宝图。本月4日,中国青岛某市民向记者展示了收藏的三本日本在当地建厂的原始档案。若非有心,这些保存完好、内容完整却沉睡在废品仓库里的珍贵资料,被化为纸浆不是没有可能。
近期,许多长春市民拿着老照片、信件等来到省档案馆,希望对揭露侵华日军罪行有所贡献。而即便馆存的数十万件档案,当年被发现也不无偶然性。如此而言,收集散落在民间的侵华日军档案,扩充已有馆藏,应成为长期致力的工作。
与此同时,档案的保护非但任务艰巨,而且刻不容缓。据曾经见证侵华日军档案接收、整理过程的工作人员介绍,当时,由于已在地下埋藏8年,经历水浸、虫咬,很多纸张黏在一起,成了“档案砖”,经过漫长艰难的修复过程,才使研究条件得以具备。
档案内容的记录须依托于一定的物质材料。由于年代久远且此前条件有限,纸张老化、损毁在所难免。但是,顺应当今社会的数字化、信息化发展趋势,采用新技术、新材料保存档案延长其寿命,对于研究的助益是不难想见的。
其次,加强对档案研究成果的宣传,让更多的人知晓。
档案的价值在于其凭证和情报作用,通过填补空白、修正错误、丰富已有成果等方式,还历史以本来面目。例如,为否认南京大屠杀,日本谎称战前南京的人口只有20万,而根据此次公布的档案,南京市(不含下关)在日军攻占前人口既已超过百万。又如日本百般遮掩的“慰安妇”问题,档案中的一则伪满中央银行电话记录,明确指明涉及的资金为“采购慰安妇资金”,证明了日本的“慰安妇”制度有国家财政的支持,是国家行为。
事实胜于雄辩。宣传档案研究成果,意义自不待言,但采用哪些方式,仍然需要探讨。在推出新书之外,修订已有出版物,借助网络的力量,利用微博、微信、博客等人气较高的社交媒体“发声”,扩大知名度和影响力,都应该在考虑之列。
再次,向国内外多方寻求协助,促进工作顺利开展。
有报道指出,以吉林省档案馆的现有条件,50名翻译连续工作,也要用70多年才能全部完成,遑论90%的档案不但用古日语写成,还掺杂了古汉语的公文写作体例。破除阻碍,加快进度,提高效率,必然要寻求国内外的各方协助。
一方面,档案的解读涉及中国史、世界史、语言学、文书学等不同专业,通力合作,有助于消除专业间的隔阂;另一方面,接触这些第一手资料的过程,同时也是近距离面对历史真相的良机,无论对外开展舆论宣传还是历史教育,都可以起到难以取代的效果。(李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