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网3月11日电 新加坡《联合早报》当地时间11日刊出中国全国政协外委会副主任韩方明的文章说,藏文化的保护和发展,一直极受海内外关注。中国2008年9月发表《西藏文化的保护与发展》白皮书,让人们更多、更全面地了解了中国政府和民间为保护藏文化和自然环境所做的努力。保护西藏文化的最好途径是发展。
文章摘录如下:
藏文化的保护和发展,一直极受海内外关注。中国国务院新闻办在2001年11月首次发表《西藏的现代化发展》白皮书,2008年9月又发表《西藏文化的保护与发展》白皮书,让人们更多、更全面地了解了中国政府和民间为保护藏文化和自然环境所做的努力。海外某些人称之为“宣传”,这种理解是不正确的,至少是太简单化了。
需要豁达的包容
中国是一个多民族杂居的国度,56个民族早已结成一个生命共同体。随着时代在前进,所有民族的文化传统和生活习惯,都不可避免地受到各种冲击,同时也在自我改善、互相融合。
在这个进程中,有些落后于时代的习俗逐渐淡出,有些古老的民间工艺、传统的生活形式被移到博物馆或者记载在典籍中。有时候,这一点显得有些残酷,但也许只有这样才是正确和科学的态度与方式。我们是不能抗拒时代进步趋势的,更不可能将历史的方向逆转过来,而应该吐故纳新,豁达地包容不同的东西。
对传统文化的保护,人们容易陷入两个极端:要么主张全盘放弃旧东西去接受全新的世界,要么就是抗拒现代文明,回归到过去。实际上,无论是精神的还是物质的,无论是旧有的还是全新的,若它能给人类带来舒适和安全,那就不必故意予以抗拒。故意地去破坏或者故意地去抵抗,都违反人性的需求。
现代化就像一列快速行进的列车,我们可以躲闪却无法制止。现代化早已对原有的生态、原有的生活方式、原有的认知产生了影响,只是在一开始,人们都不情愿改变,因为改变过去,在短期内难免会让人感到不舒适和不安全。
笔者走遍了几乎所有藏区,在观察和体会藏族生活方式和传统文化时,也看到因为固守某种古老生活方式而使生活长期处于不理想状况,创新能力更是处于落后水平。那些走出去开阔眼界的人们,特别是年轻一代藏人,在与其它民族认识、交往和贸易的过程中,解放了思想,变得更加聪明,拥有了更强的生存能力。
这就使我发现一个潜在的问题,就是藏民族在原有的土地上产生了分化,最先是思想和观念,紧接着就是生活方式。比如,从前民间工匠手工制作的家具是十分精美的,而且经久耐用,要花费较多时间和精力才能完工。而后来,藏人发现,其它民族使用机器生产的家具,更加精致、美观和大方,而且价格低廉。这样就必然有一道选择题摆在眼前:选择第一种还是第二种?
传统文化无法避免的挑战,不是一个集团或者个人的破坏,而是时代发展进程中的淘汰法则,没有人能够阻止或改变。任何一种文化,如果固步自封,最终结果必然是衰败。
因此,我们要反对滥用“文化保护”的口号。部分传统文化形式应该留在民间,但有部分只能放在博物馆。汉民族不可能再把汉朝服装拿出来穿上,蒙古族牧民也不会放弃摩托车而永远骑马奔跑。笔者向来主张:发展是最好的保护。
笔者有以下几点建议:一是中国政府相关部门应对藏民族传统文化进行普查和登记,对藏区各地传统手工艺、文化艺术表现形式和传承较好的民间艺人、文学家、艺术家,进行登录和编制名册,同时也可以颁令要求和鼓励藏民主动申报项目。
二是对藏民族的传统文化进行自治区内立法保护,拿出专项资金来支持和保护那些仍然被很多藏民推崇和使用的民间传统,予以保护和弘扬。
三是建立国家级的藏文化博物馆,将那些已经和即将淡出生活的工艺品、文化传统、舞蹈、绘画形式,还有藏区不同地方的民情风俗都在博物馆里展示,作为一种有效的记录和保护方式。
四是坚持每年出版诸如白皮书这样的出版物,增加更多实例,多语种、多形式向海内外公开发行,让世界充分了解藏民族文化的过去和现在,并关心和支持藏民族文化的未来,继而消除误解和偏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