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报:民主党时代的中日关系何去何从?——中新网 - 闆风珶鎶骞冲彴
本页位置: 首页raybetapp2涓嬭浇 华文报摘
    明报:民主党时代的中日关系何去何从?
2009年08月31日 09:29 来源:中国新闻网 发表评论  【字体:↑大 ↓小

    当地时间8月30日晚,日本第45次众议院选举开票速报通过各电视台报告给全国观众。图为民主党代表鸠山由纪夫在该党开票中心回答记者提问。 中新社发 段跃中 摄

版权声明:凡注有“cnsphoto”字样的图片版权均属中国新闻网,未经书面授权,不得转载使用。

  中新网8月31日电 日本众议院选举落幕,面对日本政权历史性更替,中日关系将何去何从?日本民主党对华政策是否大可放心?香港《明报》31日刊出哈佛大学学者林泉忠的文章《民主党时代的中日关系何去何从?》说,首先有必要先理解近年来存在于中日各种问题的性质,再来检视民主党政治理念、政策方向及过去行为,同时不应忽略中日关系已进入历史转型期此一变化。

  文章摘录如下:

  昨天举行的日本众议院选举落幕,自民党失去了战后稳坐了半个多世纪的江山。面对日本政权的历史性更替,中日关系将何去何从?日本民主党的对华政策是否大可放心?已习惯以自民党为对手的中国,如今换上民主党,又如何调整应对?

  坊间的舆论似乎倾向乐观看待民主党时代的中日关系,笔者以为民主党执政后的中日关系会否更好,首先有必要先理解近年来存在于中日之间各种问题的性质,再来检视民主党的政治理念、政策方向以及过去行为,同时不应忽略中日关系已进入历史转型期此一变化。

  过去几年,中日之间大大小小的摩擦可归纳为两大类。其一,触及两国人民感情与尊严的问题,集中在日本首相参拜靖国神社、“右翼”历史教科书、部分政府官员的“失言”等历史认识问题。其二,涉及两国直接利益,包括东海油田、贸易摩擦、毒水饺等问题。钓鱼岛问题虽具两方面的特征,但基本上属第二类。

  在这些关乎国家利益的第二类问题上,即将执政的民主党与自民党并没有根本的区别。比自民党更倾向“独立外交”的民主党在涉及防卫、领土等问题上,态度可能更为强硬。不过,中国与其它国家之间也存在此类问题,可以透过正常的外交途径寻求解决、改善或制止问题的扩大。

  参拜靖社问题不再成绊脚石

  过去10年来,导致中日两国关系严重恶化的问题,属第一类的“历史问题”,其中焦点是日相参拜靖国神社的问题。在此问题上,民主党的态度并不含糊,新首相人选的党代表鸠山由纪夫不仅多次表明不会参拜,并承诺会要求所有阁员自律,这点比自民党更积极。因此,参拜靖社问题至少在短期内不会再成为未来两国发展关系的绊脚石。

  不仅如此,“历史问题”之所以在战后60多年挥之不去,很大程度上缘自于自民党与战前体制藕断丝连的关系。而吸纳了部分前社会党左倾政治理念的民主党,经过几年的内部整合,已具备了与过去切割的条件。

  虽然民主党不让“历史问题”束缚新政的推行,不过基于对“民主”与“人权”的强调以及过往的行为,西藏、新疆、“民主化”等议题将有可能成为中日关系的新火种,但这第三类问题不直接涉及日本的国家利益,不至于长期妨碍两国关系的正常发展。另外,鸠山虽然“亲台”但也“亲中”,与部分自民党政客“亲台”“反中”的右翼本质并不相同,民主党当会以“大局”为重,在两者之间取得平衡。

  两国都需新思维

  此外,迈进21世纪以来的中日关系还面临一个更深层的结构问题,那就是两国国力的历史性逆转。因明治维新而成功“脱亚入欧”的日本在19世纪末取代中国成为东亚霸主,其后虽然因一步步迈向军国主义而在二战遭致挫折,不过战后凭经济实力仍稳坐了亚洲第一先进国家至今。然而,随着中国国力在过去3年来的急速增强,日本社会也已感到将被中国迎头赶上的压力。

  问题是面对中日国力彼此消长的变化,两国国民是否已做好如何应对的心理准备?显然,未来日本社会的课题是:当日本沦为“亚洲第二”时,如何重新定位与中国的关系,是仿效大英帝国在战后甘愿屈居老二、跟随美国,还是重蹈当年德国不服输硬碰的覆辙?

  另一方面,对中国而言,也应以新思维看待积极告别“历史问题”的新日本,在肯定鸠山所提倡的建立“东亚共同体”与“亚洲共同货币”之正面意义的同时,也应对民主党灵魂人物小泽一郎多年来积极主张的、让日本成为“普通国家”的“悲愿”,在合理的范围内予以理解与包容。

  处在历史转型期,中日两国都需要新思维。

【编辑:官志雄
    ----- 海外华文报摘精选 -----
商讯 >>
直隶巴人的原贴:
我国实施高温补贴政策已有年头了,但是多地标准已数年未涨,高温津贴落实遭遇尴尬。
${视频图片2010}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