联合早报:中日60年——从先后崛起到分享整合——中新网 - 闆风珶鎶骞冲彴
本页位置: 首页raybetapp2涓嬭浇 华文报摘
    联合早报:中日60年——从先后崛起到分享整合
2009年09月22日 10:20 来源:中国新闻网 发表评论  【字体:↑大 ↓小

  中新网9月22日电 新加坡《联合早报》22日刊文《中日60年:从先后崛起到分享整合》说,60年中国外交,走过的是一段轰轰烈烈的不平凡历程,值得回首盘点和前瞻。60年中日关系则是中国外交大舞台当之无愧的重头戏之一。中日在冷战大潮中错过,在错位崛起享受甜蜜。尽管两国之间一些重大问题依旧存在,但两国追求双边关系平稳健康发展的主动性都在逐步提高。

  文章摘录如下:

  再过几天,就迎来新中国60周年庆典。60年弹指一挥间,当年那个在冷战大幕与内战炮火中横空出世的新中国,经过一段交织着坎坷与探索、挫折与成长、低沉与辉煌的历史,已成长为无可争议的世界大国。

  60年中国外交,走过的是一段轰轰烈烈的不平凡历程,值得回首盘点和前瞻。60年来的中日关系,则是中国外交大舞台上当之无愧的重头戏之一。

  冷战大潮中错过

  新中国成立于美苏两个阵营冷战渐入佳境之时,那场八年抗战还让中国人记忆犹新。百废待兴的新中国为了国家安全而被迫与美国等开始一场持续4年的战争时,日本则开始了在美国卵翼下的重建进程,并从这场让中国付出重大代价的战争中收益良多,为后一阶段的腾飞蓄积力量。

  如同中国建国初期外交一边倒的历史必然性一样,日本同样在外交上一边倒地跟着美国亦步亦趋,尽管这时候其政坛已有如鸠山一郎这样的政治家发出“独立外交”第一声。两个庞大亚洲近邻这种无法选择的“一边倒”,决定了彼此随后近在咫尺、形同陌路的“错过”历程。

  由此开始到1972年中日建交的二十多年间,中国在“左”的迷途上渐行渐远。可以说,当中国如痴如醉地沉迷于“大跃进、大运动、大革命”中无法自拔时,战后的日本悄然实现了经济上的历史性腾飞,一跃而成为仅次于美国的经济强国。

  不过,此时的日本尽管不顾美国的脸色毅然与苏联建交,并迫不及待地抢先与中国建交,但在冷战大棋局中,仍摆脱不了“远东小棋子”和“美国小兄弟”的政治宿命。与之形成鲜明对照的是,经济实力方面与日本和西方差距正在扩大的中国,此时却成了冷战中足以撬动地球的“大杠杆”,成为美苏两个阵营都不可忽视甚至争相拉拢的政治强者。

  中日间无论是长达23年的“错过”,抑或是说来就来的握手建交,冷战都是其背景和动力,两国对彼此都没有足够的以深层认知为背景的自觉和主动。

  错位崛起的甜蜜

  当中国从20年“左”倾迷雾中走出,迈出改革开放的第一步时,日本业已实现了经济现代化。此时日本于中国,对其巨大市场潜力的借重、向往和参与热情,无疑大大超过在意识形态上的敌意与警惕。同样,中国对日本助推改革开放的期待与拥抱,也远远压倒了对其历史问题、领土问题等方面的防范与不满。

  一如中国未曾预料自己会在经济等实力上如此之快地追上日本一样,当时重提走向普通国家这一政治抱负的日本,也绝未预料到自己会如此之快就遇上应如何应对崛起中国这一难题。

  中国在安享中日友好带来的政府贷款、投资、贸易、人员交流等诸多果实,日本更是为自己率先在中国市场上攻城略地、开疆拓土而惊喜不已。错位崛起的甜蜜,左右了自建交到上世纪90年代末以前的中日关系;“光华寮”事件也好,中曾根康弘的拜靖国神社也好,都似乎只能算大海微波。

  然而,冷战的结束开始冲淡这种甜蜜,中国在经济上崛起,日本却进入近20年的滞胀期。

  由于彼此没有足够的相互了解,缺乏相应的心理准备,所以中国震惊于日本的政治野心,对其在历史问题上的言行感到愤怒;日本更震惊于中国的经济崛起和综合国力的持续上升,似乎对于这种力量的快速变化无以自处。中日关系正是在这一大背景下步入“政冷经热”时期。

  从2006年以来的短短3年,中日关系终于走出了令人担忧的冷淡期,“战略互惠”的定位和方向已得到两国的认可和落实。

  尽管两国民族主义依然暗流涌动,历史问题、东海问题、钓鱼岛问题等重大障碍也依旧存在,但两国追求双边关系平稳健康发展的主动性都在逐步提高。

  历史和现实都充分证明,从战略高度认识中日关系,走出历史和意识形态迷思,学会理解、正视对方的崛起,共同谋划未来60年的长远之策,才是两国和亚洲之福。

  中国已不欠缺这方面的自觉性,新上台的鸠山政权更应该有此决心和信心。(张智新)

    ----- 海外华文报摘精选 -----
商讯 >>
直隶巴人的原贴:
我国实施高温补贴政策已有年头了,但是多地标准已数年未涨,高温津贴落实遭遇尴尬。
${视频图片2010}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