坐落在约翰内斯堡布鲁马湖附近的西罗町大街,有一个听起来更加亲切的别名——“唐人街”。 《非洲时报》集团就在这条街上一座小楼的三层,与旅社网吧为伍。不大的办公室中,只有几个人在工作,但是谁也不能忽视这些华文媒体的影响力。
构架:轻装上阵,五脏俱全
梁铨,山东济宁人,现任《非洲时报》记者。每天他都要开着自己的车出门采访,回来码字交稿,然后回到租住的大房子里。他来南非已经六年多了,换过几个工作,最后成为了记者。出国之前,他是一名事业单位的工作人员。梁铨说,他很想在这里安家,买套房子。
和梁铨一样的华人媒体记者,在南非大约只有十个。来自南非的有三家华文报纸——《非洲时报》、《华侨新闻报》以及《南非华人报》。其中《华侨新闻报》是最早的报纸,创办于1994年。而另外两家的历史都不长,只有几年时间。梁铨告诉本报记者,南非这几家报纸之间的竞争不像国内那么激烈。记者们相互之间关系也很好,“出门在外,团结就是力量”。
几家报纸的规模和发行量都不大。以《非洲时报》为例,发行量在一万份左右,大多数集中在约堡。三家报纸的构架也基本都是轻装上阵,一般是两三个记者,配上几个编辑和广告人员。剩下的印刷、拆报、发行工作,全由当地的黑人雇工负责。来自河南漯河的马艳,就是《非洲时报》的广告总监。说是总监,其实只有她一个广告人员,所有的与广告客户联系、接待和报纸广告设计等工作,都要她自己独自完成。 “怎么说呢,工作压力不是特别大,因为就这么个圈子、这么些人,勤联系就行。收入嘛,比国内好一些。”
内容:包罗万象,热闹为先
《南非华人报》 每周一、 三、 五出版,《非洲时报》和《华侨新闻报》则在二、四、六发行。每份报纸售价都在5.5兰特到6兰特之间,连纯粹的广告版面在内,一般为30多个大版。为华人服务、维护华人的权益,是这几家媒体的宗旨。
由于读者群体中,港台人士占了一定比重,三家报纸都是用繁体字写作。娱乐新闻占据的篇幅很大,并且配有大幅照片,内容也多数是港台明星的逸闻趣事。对于南非本土的明星,反而漠不关心。
几家报纸都更注重娱乐和热闹。譬如历史最悠久的《华侨新闻报》,每年4月1日愚人节,都要放几条愚人新闻。2005年,他们虚构报道说,最新发现了100多年前华工资助同盟会革命活动的三箱金条,重达200公斤。结果许多海外中文媒体争相报道这一事件,台湾报纸还讨论“如何夺回这笔黄金”。今年,该报又炮制了6条愚人新闻,包括《新任驻华大使今日就职》等,最离谱的是《良驹遇伯乐,芙蓉姐姐圆梦演艺圈》一文,称有好莱坞导演相中芙蓉姐姐,邀请她出演《四十处女》的女一号。
发展:曾经辉煌,压力重重
《华侨新闻报》 的创始人冯荣生先生,是南非 华人媒体的先驱者。他的祖籍是山东潍坊,生于台湾。在他的苦心经营下,华人媒体一度辉煌。
1998年6月,一个只有20个月大的华人小孩在父亲的商店内遭抢匪枪杀,《华侨新闻报》对此事给予高度关注,连续报道。曼德拉深受震动,不仅去遇难儿童家中探望,还在1998年8月19日出席了《华侨新闻报》举行的座谈会,与全南非90名侨领面谈。 此后,《华侨新闻报》影响力大增,一度成为南非发行量最大的华文报,甚至发行到莫桑比克、安哥拉等国家。
但2007年5月,一场意外改变了一切。三名武装歹徒先是毒死了冯荣生别墅内的两条大狗,然后从厨房潜入。48岁的冯荣生发觉后,为了保护妻儿持枪反抗,在走廊上与歹徒展开枪战,击伤一名歹徒后,也被歹徒击中心脏当场身亡。从此以后,《华侨新闻报》几度易主,渐渐难以恢复昔日的荣耀。
华人媒体失势,一方面因为突然的变故,另一方面也源于南非经济形势的恶化。在南非旅居的中国人,大部分以经商为业。全球的金融危机以及南非本地经济的衰退,直接影响了他们的收入,也影响了报纸广告的投放量,广告价格也不断“跳水”。
虽然收入不断下降,但是南非华媒在当地的地位依旧。“毕竟,这里写出了30万中国人的心声。” (特派记者 李康宁 胡建明 6月29日发自南非)
参与互动(0) | 【编辑:王海波】 |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