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手记
杂交的拐枣
“虎妈”教女的故事很容易引发联想,比如在各自领域被称为“天才少年”的丁俊晖与郎朗。
然而,成功的天才毕竟是金字塔顶的少数。在采访过程中,不少华裔家长说,在美国的教育体制中,他们逐渐被“边缘化”。
这些华裔家长的孩子更像是我们在各种美剧、美国电影里看到的,总是白白净净、斯斯文文,带着黑框眼镜、捧着一大摞书猛K,老是拿全班第一,却总是被欺负,还不敢还手,是孤僻的孩子。
“我对自己的独身女感到无所适从。中国式的教育,我不喜欢;西方式的,我不会。我们这代人可能面对太多如此这般的尴尬。”新移民星辰的无奈很有代表性。不熟悉美国的教育体制,他们在中国文化、美国法律制度之间彷徨徘徊、无所适从。
而聪明的“小华二代”往往懂得“趋利避害”,选择性地吸收了两种文化对他们有利的部分。
有人说,这种在美国文化和中国文化的夹缝中长大的孩子,是“杂交”出的“拐枣”。他们享受美国文化完全的个人自由,却规避美国文化自立的责任;他们乐于得到中国父母无条件的全力养育,却采纳美国文化不必“反哺”和“尽孝道”的道德标准……
“虎妈”的女儿成功了,并不意味着“虎妈”的教育方法就具有“普世价值”,更何况,比起幼年登台这样流星般的辉煌,孩子一生的稳步发展和个性健全更为重要。
在美国社会,“虎妈”的“成功”与星辰的困惑同时存在、同样真实,单纯在“对”或“错”、“好”或“不好”的层面上解读《虎妈的战歌》,不如直面“华二代”教育中的水土不服问题。在“小华二代”个性成长的路上,“虎妈”不是代表、不是标准、不是榜样。(严姗隽 罗慰年 周佳)
![]() |
【编辑:刘郁菁】 |
Copyright ©1999-2025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