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页位置: 首页新闻中心华人新闻

海外华人“漂泊的婚姻”:单亲家庭为孩子快乐生活

2011年03月21日 09:48 来源:中国新闻网 参与互动(0)  【字体:↑大 ↓小
海外华人“漂泊的婚姻”:单亲家庭为孩子快乐生活
    角声辅导中心邀请珍雅(左)主讲“单亲家长的智慧”,讲述成功单亲家庭的六项重要策略,婚姻家庭专家李谭雅芳(右)主持。(美国《侨报》 黄渲涵摄)
【点击查看其它图片】

  中新网3月21日电 据美国《侨报》报道,美国婚姻家庭专家李谭雅芳表示,虽然没有客观的官方数据,但是凭十几年的工作经验,海外华人的离婚率呈明显上升的趋势,美国人的离婚率是50%,华人稍低但也差不多如此。离婚类型主要有三类群体:在国内时婚姻已有矛盾,出国后两地分居矛盾激化,或者因为有其他选择而导致离婚;通过网络认识,或在国内仅有短暂的交往时间造成有限的了解和交流,一开始在性格上非常配合,起初就没有建立一个平等的平台,赴美后在语言文化的巨大冲击下产生家庭暴力,结果求助于警察或上法庭,在一个很困难的处境下离婚。李谭雅芳认为这类婚姻从开始就有问题,没有做好准备,还有一类华人属于中年离婚的例子。

  从前人们对婚姻要求不高,秉持“男大当婚,女大当嫁”的原则,即便是不愉快、没有价值的婚姻,也因为经济、孩子、面子和家庭的压力还要忍受。而现代男女都有独立生存的能力,经济和生儿育女的需要不再成其为维持婚姻的因素,美满的婚姻更需要心灵和精神的契合。但是海外华人因为时间、压力和精力等因素,常常无法好好经营婚姻,在婚姻生活中积累了数不尽的抱怨等负面情绪而导致分道扬镳,李谭雅芳称之为“漂泊的婚姻”,即不用心经营,越飘越远的婚姻关系。她说,传统华人认为,婚姻、父母、子女等关系都是一生一世的,但其实这些关系都像持续教育一样,需要投入、更新,用一生去学习和进步。

  3月12日角声辅导中心邀请珍雅(Jayna Haney) 在休斯顿中国教会举办“单亲家长的智慧”,讲述成功单亲家庭的六项重要策略。1998年,珍娜离婚时只有34岁,身边的朋友许多才刚刚结婚生子,她带着两个女儿的四处寻找资源,成就她从始至终对未来美满幸福生活的理想。2000她与同样拥有两个孩子的单身父亲迈克组成新的家庭,并一起为再婚家庭和单亲家庭服务。

  统计数据显示,75%的再婚和65%的第二次婚姻以离婚告终,50%的女性和30%的男性仍对他们的前配偶心存怨恨。单亲家庭和再婚家庭的孩子常处于挣扎之中,而孩子们想要知道如何才能获得快乐幸福的一生,他们会观察、模仿家长的处理方式,家长有责任和义务成为孩子的榜样。如何完美地教育孩子,让他们懂得生活中有起起落落,有挣扎也是常态,珍雅说,父母首先要向前看,坚强有能力地快乐生活才能成为孩子有力的榜样。

  陈女士为了逃避破碎的婚姻,在孩子只有7、8岁时就只身来到美国寻找属于自己的新天地,待她逐渐扎下根来,递交申请材料把女儿接过来7年已经过去了。陈女士说现在已上大学的女儿很乖,但她总是充满遗憾地觉得女儿和她不够亲近,似乎在找借口逃避她,总是用和同学约好了,正在忙待会打回电话来“搪塞”。她时常认为“都是我的错”,要是当初与前夫感情和睦,可能就不会让女儿三个月大就送全托,独自一人在异国他乡打拼,女儿14岁才真正与她团聚,现在当她想到可能永远都不能像其他的母女那样亲近就觉得心伤。

  珍雅强调,我们需要学习控制自己的情绪和反应,了解自己独特的性格气质以及它会如何可能受到影响。悲伤的情绪不是直线性的,来了就走,它是有一定周期性的,从受到否定(包括来自自己)、发怒、“讨价还价”(要是当初怎样,如果他不怎样),接下来就会陷入沮丧抑郁,经过一段时间的低潮后,通过包括自己在内的朋友的支持、运动等平复情绪的方法,接受自己,最终充满希望。但是这个悲伤周期走了还会再来,所以不仅要建立多层支持,还要通过训练控制情绪让自己坚强有能力,了解悲痛周期,在自己无意识深陷其中时能够有意识地接纳自己。

  对于陈女士的例子,珍娜说她也曾自怨自艾,认为是自己的“愚蠢”让她的女儿自闭不善社交,在一次坦诚不公的交流之后,她才发现这可能是每个十几岁的孩子都有可能经历的过程,“孩子一直在挣扎,但可能不是你的错。”每一个单亲父母应当明白自己是孩子的榜样,如何战胜困难、成就自己、与包括前夫(妻)在内人的关系,都会深深影响你的孩子,所以早一天肯定自己,充满希望对于单亲家庭中的孩子都一样重要。

  单亲家长需要更多鼓励、支持和朋友,当面临不堪重负的生活时,单亲家长需要家人和朋友,专业人士的支持,无论是何种宗教信仰上精神上的支撑,同时更重要的是平息内心对自己的批评,不要总是暗示自己“我很蠢”,要用积极肯定的方式和自己交谈,会发现原来你可以成为自己最好的朋友。(黄渲涵)

分享按钮
参与互动(0)
【编辑:陆春艳】
    ----- 华人新闻精选 -----
 
直隶巴人的原贴:
我国实施高温补贴政策已有年头了,但是多地标准已数年未涨,高温津贴落实遭遇尴尬。
${视频图片2010}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5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