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页位置: 首页新闻中心华人新闻

回国过关感触深 斐济侨领:希望有条华侨华人通道

2011年03月23日 09:34 来源:中国新闻网 参与互动(0)  【字体:↑大 ↓小

  中新网广州3月23日电 题:施杰:有没有一条华侨华人通道?

  作者:罗雄涛 赖蓝辉 郑茵茵

  2008年,在鸟巢观看北京奥运会开幕式;2009年,应国务院侨办邀请,在北京天安门前观看新中国成立60周年国庆大阅兵;2011年,列席广东省两会海外华侨华人代表,三月又出席全国政协会议。施杰来说,他同样难忘21年前,他远赴斐济,因为那一次的离国,让他从此成为一个“游子”。

  施杰如今已是对斐济华人文化体育协会会长,斐济中国和平统一促进会副会长兼秘书长,斐济华人体育俱乐部主席。从斐济飞回中国,他发现,过关的三条通道,中国公民通道,港澳台同胞通道,外国人通道,而他要走在一条外国人通道上。

  有没有一条华侨华人通道?

  2007年11月11日,在南太平洋海域成功完成嫦娥一号海上测控任务的远望三号测量船停靠斐济苏瓦港口进行休整,中国驻斐济大使馆工作人员和当地华侨华人前来迎接。中国人几千年的嫦娥奔月梦想得到实现,沸腾了斐济的华侨华人。施杰抓住记者,激动地说他亲自上网下载了嫦娥一号飞天的视频。

  那时候的施杰,已经在斐济生活了19个年头。

  施杰祖籍广东开平,他在广州沙面出生,在广州长大,他会说粤语,普通话,英语,日本话,斐济话,但他始终觉得自己是一个中国人。

  “我们这一代,不用问,心底里由头到尾都认为自己是一个中国人。”

  但是,每次回国过关,施杰都会有一个触动:他要走在一条外国人的通道上。

  今年广东省两会期间,在海外华侨华人组的小组讨论上,施杰说出了他的感受和期望:有没有一条为华侨华人设的通道?

  他的问题一说出,很多人都深有同感。

  “华侨华人为国家贡献了很多,尤其是第一第二代的华侨华人同胞,他们在国外老了,希望回国落叶归根,回国寻根问祖,但是却要走在一条外国人通道上,感情上有点接受不了。”

  “第一代的华侨华人,有很多是本身就没有文化、没有知识走出去的,活在当地国,为了打拼,也没有机会能学习。辛苦一生,开创一点事业,也满腔热血的支持我们的祖(籍)国的建设。老了想回来中国看看,他们却要面对签证各种各样的琐碎程序,要填满是英文的表格。有没有那么一种条件,给这些华侨华人提供一些方便呢?”

  “广东作为改革开放前沿城市,广东可以试行,设立一条华侨华人通道通道,或者开设其他的方式。不仅在感情上,可以让华侨华人感受到故乡对他们的尊重,还可以方便这些华侨华人,过关畅顺。”

  华文教育要特别支持力量薄弱的国家和地区

  2009年10月1日,60周年国庆的大阅兵,一个个整齐的方队在天安门前走过。施杰作为龙的传人,在中国的心脏经历了这庄严的时刻:“随着眼前不断变化的队形,我的心潮澎湃、思绪万千,我真想对着天安门广场大声高呼:‘中国,你是我永远的骄傲,我爱你!’”

  施杰有两个爱好,体育和文化。他对国庆阅兵的肃穆和威严叹为观止。在大洋的彼岸,在斐济,他们也曾聚集在一个地方,弹着古筝,奏响华人的音乐,打乒乓球,下象棋。那个地方叫斐济华人体育俱乐部。他们全都是黑眼睛、黑头发、黄皮肤的炎黄子孙。

  这个俱乐部有四百多平方,可以容纳一千多人。“我计划在未来一两年将它打造成中华文化中心。斐济的华人在这里有一个聚集的地方,这里有我们的文化传承。”

  施杰也很希望广东的侨务部门能将中国国内的文化组织,引领到斐济来,例如广东的粤剧,体育代表团等等。

  为了加强文化交流,施杰在斐济组织了针对全球华人新生代的冬夏令营:“斐济与夏威夷一样,是个旅游胜地。这里环境优美,有漫山野果,有新鲜的河里活鱼。中国人在斐济,是一等公民,他们聪明勤劳,在当地缔造了自己的神迹。”

  但是说起斐济当地的华文教育,施杰也有自己的担忧:“斐济的华文教育力量很不足。”(《侨星》杂志)

分享按钮
参与互动(0)
【编辑:谢萍】
    ----- 华人新闻精选 -----
 
直隶巴人的原贴:
我国实施高温补贴政策已有年头了,但是多地标准已数年未涨,高温津贴落实遭遇尴尬。
${视频图片2010}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5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