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网3月27日电 据美国《世界日报》报道,美国纽约州2010人口普查数据终于在本周出炉,尽管该数据显示出的缓慢人口增长趋势让许多人口学专家及民选官员大感失望,然而在一片叹息声中,亚裔族群却很有可能成为新的普查数据的得益者,尤其是在华人聚居的皇后区法拉盛、曼哈顿华埠、布碌仑日落公园、班森贺、皇后区艾姆赫斯特等社区,亚裔人口不仅在人数上显著增长,比率也大幅增加。根据新数据,法拉盛的亚裔人口在人数和比率均甚至已超越曼哈顿华埠。
在新世纪的首个十年,法拉盛恐已实质从曼哈顿华埠手上接过纽约最大华人生活中心的名号。而经过普查后的系列选区重画,纽约市继续诞生新的华裔民选官员将有着水到渠成的可能。
根据联邦普查局本月24日公布的纽约州人口普查数据,纽约市的亚裔人口从2000年的78万704人增加到了103万8388人,十年增长速度为32%。在全州150个州众议会选区中,有41个选区的亚裔人口超过1万人,15个超过2万5000人,而在十年前的同类社区则分别只有29和10个,显示亚裔人口不仅快速增长,而且有从原来的聚居地区向外分散的趋势。
亚裔人口在纽约五区呈全面发展态势,依次是布碌仑(增长速度41.2%)、史泰登岛(40%)、皇后区(30.6%)、曼哈顿(24%)和布朗士(22.8%)。特别是在人口总增长几乎停顿的皇后区,亚裔净增近12万人。
由于2010人口普查的问卷设计趋向简单,华裔人口的具体增长仍未能明晰。但纽约各主要华人社区的亚裔占总社区人口比重数据也侧面说明,华裔在这些社区有着越来越显要的地位。特别是在法拉盛,亚裔人口比重从2000年的49%,跳升到了2010年的68.9%,即每十位居民中有七个亚裔,因此法拉盛所属的第22选区能先后三位华裔州众议员(孟广瑞、杨爱伦、孟昭文),自然顺利成章。
除法拉盛外,其他亚裔比重较大的州众议员代表选区还包括:64选区的议长萧华(华埠,42.4%)、24选区的魏普林(新鲜草原,40.2%)、25选区的Rory Lancman(皇后区Hillcrest近圣若望大学,39.1%)、49选区的Peter Abbate(班森贺及戴克高地,33.7%)、35选区的Jeffrion Aubry (艾姆赫斯特,28.5%)、26选区的Ed Braunstein(贝赛,28.9%)、47选区的寇登(班森贺,28.2%)、34选区的Michael DenDekker(东艾姆赫斯特,28.2%)、51选区的奥迪兹(日落公园,25.7%)。
然而,如果这次普查数据足够准确,那萧华所代表的华埠社区亚裔人口,在人数及比率上的同时下降,将值得社区人士注意。对比2000年普查结果,萧华代表的64选区,虽有876名新居民迁入,但亚裔居民却少了3798人,使得亚裔人口比例减少了接近五个百分点。而孟昭文代表的22选区(原25选区),不仅十年人口总数增加了3190人,亚裔人口更是暴增1万7955人,虽然其中有一部分选区重画的因素,但也显示新移民更愿意接受法拉盛作为新的聚居中心。
此外,主流媒体也在这批数据中发现纽约亚裔在传统白人社区中的替代效应。每日新闻2日就用跨版篇幅报导,突出某些社区的亚裔猛增与白人猛降的强烈对比。
每日新闻引用2009年全美社区调查(American Community Survey)数据表示,在传统白人占主导的Bellerose、Auburndale和小颈/道格拉斯顿(Douglaston社区,白人居民比率十年内分别下降了11、9和10个百分点;相反,亚裔居民同期增长了9、10和7个点;而在东亚语言广告牌充斥的法拉盛缅街,如果一位路人认为该区的亚裔不占居民总数的绝对多数,那才是让人惊讶的事。
具有欧洲移民血统的Leslie是贝赛67初中的退休老师。她就对每日新闻表示,“我常参加韩国朋友的活动,还喜欢上了韩剧,虽然我是半英格兰半德国血统,但我的心是韩国的”。(谢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