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网5月31日电 据加拿大《世界日报》援引加通社报道,一份最新研究发现,从中国领养的儿童与在加拿大本土出生的儿童相比,即使在相似家庭环境下成长,在掌握语言方面也存在差距。
这份报告是麦吉尔大学(McGill University)的心理学教授詹尼斯(Fred Genesee)与其学生高西(Karine Gauthier)共同研究的成果,发表在本月《儿童发育》期刊上。
他们把魁北克省出生及中国出生后被魁北克省家庭领养的儿童分成两组,对其法语语言能力进行比较,前提是这些家庭的经济条件类似。
测试显示,与当地出生儿童相比,被领养儿童中有多出三分之一至一半存在轻微表达障碍;在语言理解方面,约多出四分之一。
詹尼斯称,数据显示,差异不大但确实存在;同时,詹尼斯称,选择类似家庭条件进行比较很重要,因为国际领养儿童生长的家庭,语言环境一般高于平均水平,养父母常为中产或上层中产阶级,年龄较大却无亲生子女。以往研究往往不分生长环境,而是把整个人群作为基准进行比较,因此这份报告相当具有代表性。
从中国领养的儿童一般被领养的年龄在七个月大至两岁之间。詹尼斯在他们被领养后的一岁半至四岁时进行第一次语言能力测试,16个月后再进行第二次测试。
詹尼斯说,语言学习差异的产生基于语言环境的改变。这些儿童出生在中文环境,而后突然被放到法语环境。在中国生长的这一段时间使中文成为儿童的基础语言,这将造成长远影响,即使他们日后生活在魁北克。
詹尼斯并不认为被领养之前的经历是造成差异的原因。尽管语言存在差异,但领养儿童的父母大可不必焦虑,因为研究还发现,这些被领养的儿童日后发展很正常。
詹尼斯表示,对领养儿童的父母来讲,结果很乐观。不过,要注重因材施教,每个儿童都有不同之处。父母要多关注小孩的语言能力,确保能正常发展。
莱米(Carole Lemire)领养了一名中国三岁女童—玛卡(Maika),她很重视女儿的语言学习,通过对话、读书,标注各种词汇等让玛卡尽快融入新的语言环境。现在五岁的玛卡语言进步很大,还常常使用一些有难度的词汇。
Copyright ©1999-2025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