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网7月16日电 据英国《华闻周刊》报道,拥有168年悠久历史的英国畅销八卦“小报”《世界新闻报》因深陷“窃听门”,被迫于7月10日之后关闭。该报纸的关门,也引发了英国华文媒体从业者的反思。
《世界新闻报》的关闭能够带来哪些启示?英国的“小报文化”如何体现在对华人重大事件的报道中,对于“华人形象”在英国社会的塑造又有哪些影响? 就相关问题,《华闻周刊》记者进行了采访调查。
“阶级差”催生“小报文化”
任职于英国一家华语电视台的曹先生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认为:“《世界新闻报》为了迎合读者的趣味和需求,不惜一切代价。这种办报的理念,其实就是英国盛行的‘小报文化’的体现。”
《世界新闻报》一直倡导“新闻专业主义”,为了挖掘有“新闻价值”的猛料,不惜使用一切手段,并以“敢于大胆揭露丑闻”而举世闻名,还曾多次获得各类新闻大奖。“它挖掘新闻的整个过程其实是很‘真实’的,甚至从某种角度上说是很‘专业’的。但其出发点错了,导致其所谓的‘专业手法’一开始就走错了方向,最终触碰到了法律和道德的底线。”曹先生说。
在英国公营媒体工作的张先生则向记者表示,相对而言,英国公营媒体的监管较为严格,从业者有相关的职业准则,并且有健全的投诉机制,但“小报”在这方面就要薄弱一些。为了追求爆炸性新闻,几乎没有职业道德底线。
“《世界新闻报》揭露了一些丑闻,也曾经做过一些有益的事。但它‘窃听’伦敦七七地铁爆炸案的遇害者家属等等行为,却是不可原谅的。”张先生表示。
据了解,英国的“小报文化”一直“领先全球”,连欧美同行也望尘莫及。是什么原因让“小报文化”在英国格外盛行?曹先生认为英国社会中极为明显的“阶级差”是造成“小报文化”盛行的根本原因。“作为一个老百姓,我不会对左邻右舍的八卦那么感兴趣,因为他们的生活跟我的很相似。但我却会对皇室的八卦抱有强烈的好奇心。正是‘阶级差’,导致了大家对信息的渴求。”曹先生说。
此外,英国媒体行业的一些不成文的“行规”,尤其是媒体传播渠道的过于“细化”,导致“秘密”总是掌握在少数人手中,也是老百姓对丑闻和内幕新闻感兴趣,并催生“小报文化”的原因。更有甚者,近年来,一些传统意义上的“大报”,为了应对市场竞争,也开始出现了“小报化”的趋势。娱乐性和猎奇性,开始取代严肃性和资讯可靠性,成为报纸追求的风格与方向。
“小报文化”与华人形象
这种“小报文化”,在英媒关于华人新闻报道中,表现得格外明显。
曹先生曾参与报道莫克姆湾华人拾贝惨案之后的审判过程。据他回忆,当时他在法院外面等消息,旁边也有不少BBC、Sky和英文报纸的记者。“英国大媒体,主要还是在反思英国的相关政策和制度,并不是刻意在针对华人。”他表示。
BBC专门跑“司法口”的记者,向曹先生表示,他们的角度主要是想了解英国政府为什么会让这么多偷渡者进入英国,为什么莫克姆湾这一个地区“缺口”会这么大。
但一些当地“小报”的角度却完全不同。“因为小报对应的读者群,不会去看那些深层次的原因,他们往往只关心自己的利益,更习惯于将一些表面的现象和个别事件,当成是自己利益受损的罪魁祸首。所以这些 ‘小报’为了迎合读者的趣味,就刻意地去渲染,称华人进来英国,把当地的‘名声’弄坏了,把当地的产业弄‘畸形’了等等。”曹先生说。
记者调查发现,英国 “小报”关于华人的报道中,最常出现的题材包括 “中餐馆卫生差”、“华人黑工被抓”或者“华人凶杀案”等负面新闻。
张先生向记者表示,之前的桑顿巧克力公司华裔女孩佳·阿什顿遇害案,基本上也是英国“小报”在大肆渲染。“因为这样的‘漂亮的女孩’加上‘凶杀’和‘华裔面孔’等元素,在他们看来具有‘炒作’价值,也迎合了其读者‘猎奇’的心态。”张先生说。
曹先生认为,英国“小报”往往会用夸大的方式或者一些新闻的“技巧”来塑造华人的负面形象。
“一些报纸往往会借采访对象的口,来表达对外来移民形象的负面判断。整个报纸的倾向性和风格,决定了从业者报道的手法和角度。”他认为。(薛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