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网8月4日电 在美国的华人最近先后目睹两个跟华裔政治人物有关的极端消息发生,一是前商务部长骆家辉于8月1日经参议院通过成为美国驻华大使,这是美国有史以来首次产生有华裔身份的驻华大使;另一件则是联邦国会众议员吴振伟7月26日因为涉及丑闻以家庭原因自动请辞,以回避众议院纪律委员会的调查。相继传出的两个消息备受华人关注。美国《星岛日报》3日刊发社论对美国华裔参政予以分析。
社论指出,在美国华裔政治明星中,骆家辉、吴振伟有许多相同之处,首先是青年时期都以优异的成绩进入耶鲁、哈佛等一流名校取得法学博士学位;其次,两人后来都成为执业律师服务小区;第三,两人没有家族的庇荫,以几乎白手起家的方式闯荡主流政界,一再经过激烈选战的洗礼,骆家辉成为首位华裔出身的州长,吴振伟成为首位华裔国会议员,两人都成为全国知名人物。
当年骆家辉、吴振伟投入主流社会参选时,华盛顿州及俄勒冈州华裔人口比例只占不到百分之三,而且选区内的华裔选民投票率很低。华人不投票可能有语言、文化、心理及经济因素,当年面临同样参选局面的还有加州的国会议员赵美心及加州众议员伍国庆夫妻等人,他们只有披荆斩棘荜路蓝缕,不只跟华裔小区保持良好关系,更深耕当地(或西裔)小区扎下稳固的基础,当小区发生不公不义的事情时,他们敢于站出来抗争,而华人也因此而受到启发激励,产生“有为者亦若是”、“将相本无种,华裔当自强”的向上心理。
社论说,从这个角度来看骆家辉、吴振伟等人的理念跨越了种族藩篱,虽然不见得服务到所有的华人,但他们的作为得到主流选民的认同,选民因而一再以选票支持他们进入议会殿堂为小区服务。
只不过吴振伟服务多年后,言行举止出现怪异现象,并在今年传出与长期赞助者的十八岁女儿发生“不想要的性关系”而下台。消息传出之后有人惋惜、有人不齿。不过也有人认为这些争议,应随着吴振伟宣告下台后成为过去式。
社论表示,回顾更早的华人从政史,远的在1985年有前德拉瓦州副州长吴仙标,后来有首位华裔部长赵小兰,尽管他们政见立场不同,但都受过高等教育,凭借自身努力跻身政坛。平心而论,少数族裔要克服语言及文化上的隔阂,服务小区得到地方的认同,常要花加倍的心力,还不见得能开花结果,所以其成果更为不易。
近年华人的社会经济地位逐渐提升,有许多华人纷纷投入各项选举,有人认为当华裔参政时要先考虑清楚,是只想作为华裔的喉舌?还是为自身或少数人的利益纠缠?许多人认为,在从政时是主流还是支流跟肤色无关,而是决定于这位政治人物的出发点是为公还是为私,换句话说,态度决定了高度。相反地,如果从政时利用少数族裔的身份只想利益分赃或图利他人,只会把议会搞得乌烟瘴气、令人轻蔑,甚至引发牢狱之灾。
社论最后指出,骆家辉曾感慨说,他祖父之前的住处离现任州长官邸只有一哩,但这一哩骆家走了上百年,而华裔如何踏着前人的脚步继续这个旅程,有待这一代年轻人继起奋进,并且不要忘记出发时的理想。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