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网8月23日电 据日本新华侨报网报道,106年前的8月20日,中国革命的先行者孙中山先生创建的中国同盟会在位于东京赤坂地区的大仓宅邸成立,为推翻清朝统治以及辛亥革命奠定坚实基础。8月20日,在东京大仓饭店的支持下,《日本新华侨报》、《现代中国报》联袂日本华人教授会议以及日本学界团体,在中国同盟会的发祥地——现在的东京大仓酒店举行“中国同盟会成立及辛亥革命100周年纪念演讲会”。
1905年8月20日,辛亥革命的主力军——中国同盟会在东京正式成立。据辛亥革命史研究专家、日本女子大学教授久保田文次详细考证,中国同盟会的发祥地就是大仓宅邸中的一部分,即日本明治、大正时期著名财阀大仓喜八郎的宅邸。中国同盟会成立大会当时在位于葵町3号大仓宅邸内坂本金弥租住公寓中召开,在这里,孙中山被选为“总理”,通过了“三民主义”的革命纲领。
久保田文次教授在演讲中介绍,1895年“兴中会”成立后,孙中山以日本为根据地发动多次革命运动,但影响仅局限于中国南方部分地区,并没有波及中国中部地区的有识之士中。义和团运动之后,大批中国人留学日本,日俄战争时期,留学日本的中国人将近1万。他们通过各种途径了解到孙中山的革命思想,投身革命运动,孙中山的影响迅速扩大,为成立全国性革命组织奠定广泛的群众基础。中国同盟会的结成,使革命运动从华南扩展至华中、华北等广大地区,为成功推翻清朝统治以及后续的革命运动奠定坚实基础。
中国社会科学院近代史研究所研究员汪婉以翔实的史料介绍了清末民初中国普及国民教育的尝试,从而勾勒出辛亥革命历史背景的另外一个侧面。汪婉研究员指出,一方面,晚清政府派出的到日本游历、留学的先进知识分子回国后构成新知识群体的主力,他们参加立宪运动、辛亥革命,在推翻封建帝制过程中发挥了巨大作用。另一方面,清末民初尽管有政权的更替,但是,中日教育交流并没有因此而中断,肯与探索和学习的知识学人让许多日本教育制度的成果落地中国,在中日教育史上留下了新的篇章。
原东京经济大学校长村上胜彦教授在演讲中回顾了财阀大仓喜八郎对中国革命运动的关心以及为孙中山领导的革命运动提供的援助。
主持会议的千叶大学教授赵军表示,辛亥革命在中国的历史长河中意义重大。首先,辛亥革命推翻了中国持续两千多年的封建帝制,建立了民主共和体制;其次,辛亥革命给中国政治、经济、思想文化、社会习惯等诸多方面带来根本性变化;最后,辛亥革命的领袖们将革命运动的思想传播到其他亚洲国家,对菲律宾、越南及印度等国家的独立运动也产生了积极影响。同时,在革命运动过程中,与日本“大亚洲主义者”建立了深厚的协作关系,今天仍为我们解决亚洲面临的各种问题提供了有益借鉴。
《日本新华侨报》总编辑蒋丰在闭幕词中指出,孙中山先生领导的辛亥革命,得到许多日本友人的支持。这件事情也启示我们,在当今的历史条件下,中日两国的国民也应该进一步加深交流,促进相互理解,让两国成为好邻居,两国国民成为好朋友。他还指出,在日本的华侨华人都是孙中山先生革命精神的继承者。当年,许多中国留学生和旅日华侨尽心尽力支持孙中山先生的爱国运动。今天,我们也应该继续为祖国的发展、为中日友好贡献力量。
曾经长期支持孙中山革命活动的日本友人梅屋庄吉、宫崎滔天的后人以及日本庆应大学名誉教授山田辰雄等专家学者、华侨华人、日本友人等约200人参加了纪念演讲会。(刘芳)
Copyright ©1999-2025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