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页位置: 首页新闻中心华人新闻

透析海外华人子女教育:多元文化环境下如何成才(3)

2011年10月25日 09:53 来源:中国新闻网 参与互动(0)  【字体:↑大 ↓小

  不让孩子走“老路” 海外华人重拾子女教育助融入主流

  都说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孩子出生后,就和父母生活在一起,在其性格、习惯、世界观的形成等方面,都会受父母潜移默化的影响。身为父母的华人第一代移民在融入上的困境,同样也会传递到第二代孩子身上。然而随着华人经营范围不断向多领域扩展,知识的贫乏,使很多人意识到知识的重要性。为了不让后代和自己一样,单一的经营中餐馆、百元店,很多华人家长已经开始重视自己的子女教育,并广泛地培养子女的兴趣和爱好。

  有这样一些西班牙中年华商,大都事业有成,子女年龄一般在8岁到16岁左右。他们在言谈中都流露出非常重视子女的培养和教育。只要经济条件允许,他们都会将孩子送到教育质量抓得比较紧的私立学校,业余时间还让孩子学芭蕾、学钢琴、学绘画,他们说,不是想让孩子成为芭蕾舞演员、钢琴家或者画家,而是为了让他们从小受到文化艺术的熏陶,陶冶情操。这些家长都非常明智地认识到,汉语教育对孩子成长、就业、立足、发展的重要性,所以,他们都会想方设法培养引导孩子学习中文的积极性,努力为孩子创造学中文的环境,除了按时把孩子送到当地中文学校学习外,有些人常常不惜放下公司繁忙的生意,在孩子的假期里,亲自送孩子去中国学汉语,或者高薪聘请中文教师,一对一教中文。他们普遍都有这样的观念,孩子是家庭的希望,自己出国,吃苦拼搏都是为了孩子能有一个更好的起点。他们大多并不希望孩子将来子承父业,而希望自己的子女更有文化、更有知识、更有抱负,今后能融入主流,走进白领阶层,有一定的社会地位,有更大的成就。

  阿根廷华人对于下一代教育问题也是十分重视,不惜送子女回国上学忍受骨肉分离。把很小的孩子送回祖籍国学习,这是居住在阿根廷的华人的一个特点。当小孩到了五岁以后,父母就会委托家中的亲戚来负责孩子的教育。因为在阿根廷的华人有80%是福建籍,所以这些孩子都被送回了福建。从西方人的角度来看,这种习惯可能会产生争议。但是中国人的社会集体观是绝对完全的建立在这样的一种传统上。直到孩子到12岁,这些分隔地球两端的家庭成员才会再次团聚,有可能是在布宜诺斯艾利斯,也有可能是在福建。

  据悉,很多华人父母,已经逐渐认识到孩子融入当地社会的重要性。自己的孩子在未来能够成为社会各方面,尤其是社会政治的上层人物,对华人发展的重要意义。从孩子出生开始,就积极为其创造接触和融入当地社会文化的机会,同时加强自身的融入,从潜移默化中带动孩子的融入,那么子女将来的发展就会变得更加容易,同时也可以避免第一代华人在生活和创业中所遇到的困难和问题。总之,华人父母不能再让孩子们走自己的老路了。(完)

分享按钮
参与互动(0)
【编辑:刘郁菁】
    ----- 华人新闻精选 -----
 
直隶巴人的原贴:
我国实施高温补贴政策已有年头了,但是多地标准已数年未涨,高温津贴落实遭遇尴尬。
${视频图片2010}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