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页位置: 首页新闻中心华人新闻

吉隆坡“唐人街”:保持中国元素 吸引八方游客

2011年10月31日 16:16 来源:中国新闻网 参与互动(0)  【字体:↑大 ↓小

  中新社吉隆坡10月31日电 题:吉隆坡的“唐人街”

  中新社记者 黄鸿斌

  “茨厂街”是吉隆坡最著名的“唐人街”。这里车水马龙,张灯结彩,天天像在过中国的大年。这里已不是传统的华人居住地和华人商业区,而是一张吉隆坡的金色招牌,吸引着来自四面八方的游人观光购物。

  “茨厂街”保持着显著的中国元素,街头与街尾盖着横跨街心的中式大牌楼,金黄色的双龙栩栩如生,绿色琉璃瓦在充足的阳光下熠熠生辉,斗大的隶书“茨厂街”下一排红色灯笼在微风里生机勃勃。牌楼顶长约4米、高2米的液晶显示屏播放着马来西亚风光。

  1857年,华人领袖叶亚来带领同伴在这里发现锡矿,开始召集华人开采,不久在今天的茨厂街范围建立初期矿区小镇。此后的100多年,吉隆坡的地位越发重要,并逐渐发展成为今天的规模。茨厂街见证了吉隆坡的成长。今天的“茨厂街”,不再是单指一条街道,已是一个街区的代名词了。

  走进“茨厂街”,岭南、闽南式骑楼鳞次栉比沿街而建,一、二层开店,三、四层住家。街心上空高架着波浪式彩色玻璃瓦遮雨棚,逛街者不必担心风雨和骄阳。

  福建面馆开在街心的二层小楼,招牌下书开创于1927年。楼下是开放式市场,青芒果、榴莲、椰子、马奶葡萄、蛇皮果,果香四溢,亚热带水果应有尽有。椰子一颗1.5令吉,蛇皮果八粒10令吉。一位七八十岁的大娘,高声吆喝着“老呀、老呀”,卖的是金黄色圆溜溜的芝麻圆子。

  福建面馆的跑堂都是肤色黝黑的南亚人,卖的十几种面食五花八门。时值中午,记者要了两碗面慢慢品尝,就是吃不出“福建味”。好不容易柜台走出一位华人长者,正是该店蔡老板,是第三代华人。他认为,“福建面”是啥味道并不重要,重要的是客人喜不喜欢,吃的人多,营业额高才是硬道理。

  蔡老板说,华人第一、二代主要靠挖矿、种地和剪刀、菜刀、剃头刀在大马创业。现在华人有条件了,要培养孩子读书、经商、创业。他有三个儿子,两个在北美工作,一个在法国读书。

  “恭和堂”在茨厂街开头和尽头各开一家装饰精美的凉茶店,以卖龟苓膏为主,兼卖各式凉茶,一排雕刻花草的红木八仙桌,配上沉重的座椅,显得古色古香,墙上挂着苏东坡词句,有十足的中国气派;在大众书局可以买到中文标注的马来西亚及吉隆坡地图;“元和堂”、“余生堂”,还有书屋、服饰店、水果店、西餐馆等,都用中文招牌,这是区别于其他社区的重要标记。

  在“茨厂街”购物十分方便,小的商品从针头到笔、笔记本,大商品从洗衣机到电冰箱应有尽有,触手可得。从某种意义来说,“唐人街”是现代超市的超市,可能也是其生存、兴旺的原因。(完)

分享按钮
    ----- 华人新闻精选 -----
 
直隶巴人的原贴:
我国实施高温补贴政策已有年头了,但是多地标准已数年未涨,高温津贴落实遭遇尴尬。
${视频图片2010}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5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