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网11月2日电 据匈牙利《新导报》报道,人生好比海上的波浪,有时起有时落。时下,在华人圈无法提及生意如何这个沉重的话题,因为近年来由于受经济衰退大环境的影响,生意普遍不佳,而物价不断上涨,近期福林又在贬值,生活成本加大,同时税费高,养身份难,使得旅匈华商颇有不堪重负之感,甚至有些维持生存都已不是一件容易的事。
笔者1999年第一次来匈时,当时虽已不是旅匈华商生意最活跃时期,但看到简陋的四虎市场内,车水马龙,交易十分活跃。现在商铺普遍都很气派,但很多时候进到院内都是静悄悄的,生意可想而知,已不可同日而语。有些人感叹,现在哪里是生意,完全是在给房主打工。但许多人仍怀念昔日的辉煌,期待经济复苏带来新的商机。对于目前的困境,出路在哪里?华商又是何种心理并如何应对呢?
老板变成“打工仔”
如果想在异国生存,首要的必须解决居留证。它是所在国允许持证人长期经商或居住的身份证件。
现在如果留意的话不难看到,无论做大生意还是小生意,原来持老板居留的华商,现在许多人的身份都纷纷改头换面,变成“打工仔”。其实原因很简单,还是税费高的问题。如果是以公司老板身份办理延期手续,公司至少需要3个工人,还要为其做账。过去生意好,本身就需要用人,也不在乎这点费用,而现在根本用不了3个工人,而单为解决居留负担起来就是较大的问题。而且老板办理黄卡延期手续复杂,需要公司运转证明、工人合同、无欠税证明、住房合同、商店合同等,几乎每个手续都需要花钱才能办出来,即便办齐,而且一般也只给一年的身份,而改为打工身份延期不仅提交的手续简单,只需打工纸、住房合同、上年无欠税证明、存款证明等。而且一次能发放两年期居留身份。甚至公司欠税与“打工仔”也没关系,对延期毫无影响,这等好事,何乐而不为呢。
去留难定
既然生意如此之差,生存的费用又如此之高,有什么办法应对呢?一位旅匈多年的宋先生直言,最好的办法就是选择回国。他认为现在国内经济看好,何不选择回国发展而在这里过单调的生活,耗费无谓的时光。持他这种观点的人也不在少数。有些华商在日常的经营中,已看不到明日的曙光,都在策划后路。
一位从事快餐多年的张女士,前些年店里生意看好,还请厨师操作,现在由于生意冷清,已无力再请厨师了,只好由丈夫亲自掌勺操作了。她说他们现在想回去的念头与日俱增,他们在家早已办妥了社保,过几年就拿到退休金了,养老无忧,加上自己在国外的一些积蓄,虽说钱不多,至少不缺钱花,宁可在家喝粥,也比在这里提心吊胆混日子好,至少心情是平静的,不用担心今天税务局来信说你欠税了,明天又要准备延期材料了等烦心事。
近年来虽有不少人选择回国,但对多数人,说说容易,买张机票就回去了,但真正下决心回去也不是件容易事。更多的人由于孩子上学、财产没处理完、回去不知道做什么等原因,还是想暂时守住这里。
与中国经济结合有做不完的生意
既然生意不好,那有什么办法能改变现状呢?多年前,笔者曾采访一位旅匈华商,他提出一个观点,那就是如果华商与中国经济结合,将有做不完的生意。当时听了此话,我并不以为然,而时隔多年正好验证了这话的份量。
匈牙利国家虽然很小,但她是个旅游大国,每年有超过本国人口几倍的游客来到这里,还有许多国际会议在这里召开。随着中国经济的快速增长,每年的旅游团队、与会代表中,中国客人占有重要比重,如果在机场转一下,每天从全世界达到这里的航班上,很多都是中国人。加上匈牙利加入申根,首站选择匈牙利再到其它国家的旅游团队源源不断,如果与国内衔接好业务,将有接不完的客源。
走进一些旅行社的办公室,可以明显感觉到繁忙景象,有些老板手拿两部手机左右开弓,订餐、订酒店、接机、送机等应接不暇,旁观者有时居然插句话都难,这种场景,是目前很难见到的经济现象。
现在一些有实力的华商纷纷选择国内寻找项目,包括投资房地产、经营酒店等赚更多的钱。除了资金有优势的人士选择国内投资外,还有些华商通过引进先进技术到中国并开发项目。
匈牙利的环保、节能科研项目具有一定的优势。有几位旅匈华商他们在匈本身有公司、有商店,但他们预感,匈牙利的污水处理科研项目,如果在在中国加以推广,会有广阔的市场前景。他们将匈牙利的生意完全交给员工为其打理,与匈牙利科迪技术研究院签署战略合作伙伴关系,在中国注册了环保工程公司,并聘请几位外籍专家到中国进行技术指导,常年在国内开展环保工程业务,由于明显具有环保节能等技术优势,仅污水处理一项业务就应接不暇,生意十分红火。
匈牙利特产开发前景广阔
旅匈华人都熟知匈牙利的葡萄酒、萨拉米(干肠)、乌尼贡药酒、鹅肝酱等特产。也是华商回国为亲朋好友捎带的礼品。如果将这些优势产业引进国内开发经营,也是可以考虑的选择项目。
现在已有一些华商将匈牙利的优质葡萄酒销售到北京、上海等城市,中国的消费市场之大,前景看好。也有华商拟将鹅肝酱加工技术引进到国内,通过双边合作,计划开展养殖、加工制作、销售一体化产业链经营模式。如能顺利实施,这是一个很好的开发项目,有一定的市场需求量,将会使双方共同受益。(邓尚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