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页位置: 首页新闻中心华人新闻

美华人纠结春节返乡还是留守 想尽孝却忧囊中羞涩

2011年12月26日 09:57 来源:中国新闻网 参与互动(0)  【字体:↑大 ↓小

  中新网12月26日电 据美国《侨报》报道,新年春节又在招手,呼唤洛杉矶的华裔居民回到中国和远在故乡的父母及亲人岁末团聚。然而他们当中很多人每到这个时候就非常纠结:不回去,有违“百善孝为先”的祖训,怕中国的二老和亲戚说自己不孝;回去,又囊中羞涩,买不起礼品应付大陆的七大姑八大姨。贵了买不起,便宜了拿不出手不说。

  囊中羞涩,买不起礼物

  在艾尔蒙地一家服装厂打工的单亲妈妈曾女士生活非常贫困,计件工资每月还不到1000美元。不是她干活不行,而是经济不景气,服装厂没订单,经常是没活在家。本来日子过得就捉襟见肘,微薄的收入去除房租和两个孩子的生活费就所剩无几,到了逢年过节还要回中国探亲,往返的机票费用加上买礼品的费用,少说也要3000多美元,这让“月光族”的曾女士愁眉不展。

  已经10年没有回中国的她很想借过年的机会探望一下沈阳的父母和亲戚,但无奈手头钱紧,买不起礼品。“我的亲戚非常多,七大姑八大姨的都得送到。俗话说:宁可落一群,也不落一人。可是要买十几份礼物谈何容易。买便宜了吧?拿不出手;买贵了吧?真的是囊中羞涩。”

  一脸愁容的她感叹道:“我不敢说自己在衣厂打工,怕挨父母的骂。因为我在大陆的时候是在事业单位上班,当年父母说啥也不同意我出来。要是让他们知道我现在的状况,非得骂死我不可。10年没回国,父母很想念我和孩子,头几年说身份没下来,怕回去就回不来美国了,父母理解了。现在有了绿卡,妈妈说再不回去恐怕就只有天上见了。”说到这里,曾女士潸然泪下。

  没有假期,回国就失业

  在工业市一家网络销售公司打工的张先生虽然月薪还说得过去,但由于美国经济不景气,老板已经辞掉了一半的员工,现在剩下的十几个人都是一人干两人的活。“我很想回抚顺过年,和等了5年的妻子孩子团聚。可是老板不给假,因为我一走,我那一摊子的事就无人照料,这会直接影响到公司的生意。老板说了,不是他不通人情,实在是因为一个萝卜一个坑,除非我辞职不干了。在那么多的人找不到工作的时候,你为了回中国探亲而要辞职?即便我有这个勇气,父母也不会答应的。”张先生说。

  失业在家,无脸见乡亲

  失业在家的蒙市居民黄先生前年春节回中国探亲,买了一些牛仔裤和化妆品作为礼物送给重庆的亲戚朋友,结果一不小心被朋友发现牛仔裤是“中国制造”,朋友骂他:“千里送鹅毛,礼轻情意重。你给我一根鹅毛也行啊,但要美国产的。你说你飞过太平洋,大老远的捎给我一件牛仔裤,还是中国制造,你说我要还是不要?不要,卷你的面子;要吧,‘中国制造’的牛仔裤满大街都是。”

  一转眼又到了过年回中国的季节,今年让他打怵的是失业没钱的问题。“我现在没工作,就算靠刷卡拆东墙补西墙地回去了,也没脸见人啊。”

  不敢回国,怕伤自尊心

  沈先生去年回中国花了5000元人民币在中等餐厅请父母亲戚吃了一顿饭,本以为很体面。不料侄女婿花了两万元回请他,让沈先生自尊心严重受挫。

  伤了自尊的沈先生想捞回面子,于是决定租用Limo加长轿车,请父母二老乘车到沈阳最豪华的“帝豪”大酒店享受一把,一打听价格加起来需要4万元。沈先生虽然有些被宰的感觉,但好在可以刷卡,还不至于露馅。可是母亲说啥也不同意:“花那个冤大头的钱就坐一趟车,吃一顿饭?你脑袋灌水啦?”

  白发苍苍的母亲一边纳鞋底子一边唠叨说:“家趁万贯,补纳一半,你再有钱也要省着点花。你看我和你爸,咱俩的退休金加起来也有七八千,但我还是每天纳鞋底、做小鞋到八一公园去卖。倒不是缺钱花,关键是苦了一辈子,勤俭惯了。再一个是有点事儿干,免得呆在家里闹心。你们哥几个大了,你又去了美国。就剩我们老两口大眼瞪小眼,不找点事儿做一天干啥啊?”听了母亲的话,沈先生鼻子发酸。一晃又到了过年的时节,又到了沈先生非常纠结的时候:“回去吧?实在攀比不起大陆的亲戚朋友,他们好像混得都比自己好,出手阔气。但不回去吧?父母二老已经快90岁了,真的是见一面少一面了。今年见到明年很可能就不在了。”

  水土不服,回国不适应

  圣盖博居民王太太去年回长春过的年,可是呆了不到一个星期就被冻病住院了。“在洛杉矶生活快20年了,已经习惯了这里四季温暖的气候,冷不丁回家乡过冬,身体已经不适应了。本来还打算落叶归根,现在看还是呆在美国的好。”

  王太太说,她尤其受不了到哪都要挤公车,还要排队等车,上了车还有闻着别人的口臭和抽烟的味道。“在美国这么多年走哪儿都自己开车,一个人享受舒服惯了,哪里还受得了那个罪啊?虽然前半辈子也是那么挤过来的,但后半辈子我发誓不想挤公车了。”(高睿)

分享按钮
参与互动(0)
【编辑:陆春艳】
    ----- 华人新闻精选 -----
 
直隶巴人的原贴:
我国实施高温补贴政策已有年头了,但是多地标准已数年未涨,高温津贴落实遭遇尴尬。
${视频图片2010}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