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排华:华人社会变"光棍社会" 催生"三把刀"经济
18日,美国众议院通过法案,就美国曾经专门针对华人的不人道、黑暗的排华法案道歉。昨日,记者走访江门五邑大学华侨研究中心梅伟强教授,了解了排华法案对五邑华侨华人的惨重伤害。根据统计数据,排华法案实施前,美国的华侨华人中有9成来自江门五邑,大多数从事淘金、修铁路和农业生产,为美国太平洋铁路建设和西部开发作出了巨大贡献。 然而,1882年美国排华法案生效,给华侨华人的生存带来巨大的影响,他们整日生活在恐惧当中,华人区一度变成了“光棍区”。
贡献
华工造就“北欧面包篮”
江门新会黄坑海槐的山坡是收埋无主华侨尸骸的墓地。五邑地区漂洋过海被贩卖到美国的“猪仔”们,客死异国后由海外地方会馆善堂转运到这里埋葬。根据新会统计,目前已经发现华侨义冢4处,共有2500左右个墓穴。
梅伟强称,根据统计,排华法案前的1863~1869年之间,美国西部地区约有1.4万华侨华人,其中9成来自江门五邑。华工的到来,让美国的西部开发成为可能,还直接推动了美国经济发展。
“美国修建太平洋铁路,工人都是华侨华人。”梅伟强教授介绍,早年被贩卖到北美大陆的五邑“猪仔”,主要从事淘金和修铁路工种。作为贯通美国东西的大动脉,几乎每一根枕木下面都埋葬着华工的尸体。梅伟强称,西部自然条件恶劣,加上对华工的歧视,等到太平铁路通车,已经有很多的华工客死异国。随着西部经济的发展,歧视和排斥华工的事件越来越多。
“横贯美国东西交通大动脉的太平洋铁路,凝聚着华侨无尽心血。”比如,太平洋铁路的开通,将怀俄明、内达华、加州等地区连城一片,把美国的政治版图从东海岸向西海岸整合。从区域上看,密西西比河以西过去都是荒凉落后的地方,其中美利坚和萨克拉门托河之间原先就是一片沼泽地。华工到来之后,将这里改造成1800万亩良田,成为美国加州的粮仓,供应欧洲等地,素有“北欧面包篮”之美称。
悲惨
排华催生“三把刀”经济
在早年的华侨华人生活当中,“菜刀+剪刀+理发刀”这“三把刀”是支撑华侨华人的经济基础,成为海外华人经济的“代表”,被国内外称之为华人海外生存的“三把刀”经济。然而,许多人还不知道,“三把刀”经济其实也是排华法案的无奈结果。
梅伟强介绍,早年江门五邑乡民前往美国谋生,主要集中在美国西部,从事矿业开采、农业生产等行业。随着美国西部排华势力的迫害,西部的生存空间不断挤压,西部的华侨华人无奈只好向中部和东部中心城市迁移,放弃原先的采矿和农业生产。此后,美国规定,100多个行业禁止华人入行,华侨华人能从事的行业十分有限,餐饮、洗衣、理发和杂货等就成为他们无奈的选择。 梅伟强称,排华法案中对华侨华人生计行业的限制,也是“三把刀”经济产生的重要原因。梅伟强举例说,1882年排华法案刚实施时,华侨华人从事洗衣行业的人数占他们总人数的25%;到了1920年,这一比例已经上升到50%。
社会生态
华人社会变“光棍社会”
梅伟强称,排华法案给在美国的华侨华人带来的影响是巨大的。随着美国暴力排华事件的发生,包括加拿大、澳大利亚、新西兰等国的排华势头开始蔓延。特别是发生在1885年9月2日的“石泉矿惨案”,导致28名华人被杀、几百华人被驱赶出矿区,华侨华人整日生活在恐惧当中,精神极度苦闷。
同时,随着禁止华人进入美国,美国的华人社会开始发生变化。梅伟强认为,排华期间,华人社会变成“男性社会”,或者说是“光棍社会”,其华侨华人的男女比例从排华前的18(男)比1(女),变成27(男)比1(女)。梅伟强介绍,随着排华法案的实施,五邑华侨华人谋生的渠道几乎被切断,从1882年到1920年华人数量急剧下降。(陈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