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外华人跨国婚姻故事:巴黎情缘在新加坡修正果
中新网7月27日电 据新加坡《联合早报》报道,天地辽阔,和来自另一个地方的人从相遇、相恋到结婚,肯定不是件容易的事,他们必须接纳彼此的文化背景和差异,以及很可能需要在不同地方来回往返。异地人的情缘,不仅是彼此相爱而顺其自然达成的另一个人生阶段,也考验着两人对于不同生活环境及文化的接受度和适应力。
记者日前走访两对来自不同地方的夫妇——巧合的是,他们都是在巴黎认识而结姻缘,也一样的在新加坡注册结婚——看他们如何在不同国度的新环境里互相扶持,比翼双飞。
在巴黎一见钟情
出生于美国加州伯克利(Berkeley)的苏心颐(28岁)手中拿的是美国护照,但除了美式英语之外,她也能操一口流利的广东话和新加坡式英语。她正在积极学习法语,因为她嫁给了法国人,目前居住在法国。
原来苏心颐的父母来自香港,由于工作关系曾短期居留在美国,当时身怀六甲的母亲因此在美国产下她。在她5岁时,他们举家迁移来新加坡定居,一住就住了10多年。9年前她到美国马萨诸塞州(Massachusetts)留学,2006年暑假时到法国巴黎进行语言交流时认识了法国人理查德·孔(Richard Combes,现年27岁)。苏心颐2007年回新加坡工作。两人在2009年结婚,之后苏心颐跟随丈夫在法国居住。
虽然持有美国国籍,到了美国总统大选时也会参与海外投票,但苏心颐的心却归属于新加坡。“我从小在新加坡长大,小学念到高中,感觉中自己是个道道地地的新加坡人。更何况家人朋友都在这里,我从来不感觉自己是个外人。”目前她虽然居住在法国,最想念的还是岛国上的亲朋戚友,当然也忘不了新加坡本地的满街美食。
随丈夫定居法国
谈到她和丈夫的罗曼史,可说是一见钟情。
苏心颐在美国留学时开始学习法语,而在法国的理查德·孔当时则在学英语,两人通过网上语言文化交流计划认识,刚开始只通过网上聊天来练习法英语。半年后,苏心颐到巴黎参与文化交流,两人初次见面,却一见倾心。
然而,坠入爱河的两人无奈却相隔两地,经过三年的远距离恋爱后,两人终于决定在新加坡结婚。苏心颐说:“远距离恋爱谈久了,难免面临着该继续下去还是分手的抉择。要是选择在一起,总会有一方得愿意做出点牺牲,离开自己熟悉的环境。我们最终还是决定一起走下去。”
于是,原本在本地的李光耀公共政策学院担任行政工作的苏心颐,决定辞去工作,随着丈夫到法国生活。她先是在著名的巴黎政治学院(Sciences Po Paris)找到行政与课程策划的工作,后来考上巴黎第八大学(UniversitéParis VIII)的硕士课程,目前在修读国际媒体学。
丈夫与亚洲早有缘分
理查德·孔则在法国的国立高等电信学校(ENST)修读博士课程。他是土生土长的巴黎人,但年幼时却早已和亚洲结下不解之缘。他的祖父母早年在马来西亚的怡保工作,父亲因此在马来半岛出生及成长。一家人搬回法国后,祖父母家中依然保留了许多具亚洲风味的家具和摆设品。理查德·孔在12岁那年曾来过新加坡,因此从小对亚洲略知一二。
认识了苏心颐后,理查德·孔对亚洲产生更浓厚兴趣,也开始学习中文,如今已能说能写也爱看中文书。虽然他只上过两三年的正规中文课程,但凭着他对中文的兴趣和勤奋自学,已学会读懂繁体字,甚至涉猎不少中文书籍,如《骆驼祥子》、《阿Q正传》,以及翻译成中文版的《哈利波特》,还有日本作家村上春树的《挪威的森林》、《黑夜之后》、《人造卫星情人》等作品。他也欣赏台湾音乐组合“五月天”的歌曲,也从中自学一点闽南语,还把他们比喻为“东方乐界的披头士”。
有合适工作愿意搬回来
这对有异国背景的夫妇,目前是家在法国,但他们不排除将来回到新加坡工作居住的可能性。两人异口同声地说,只要能在这里找到合适工作,他们很愿意搬回来住。
苏心颐说:“新加坡是个很宜居的地方,女生即使单身夜归也不感到害怕。”理查德·孔则认为,新加坡给人的感觉是处处商机,对于想创业的人来说,只要肯努力,成功几率相当高。”
苏心颐的父亲和弟弟都已成为新加坡公民,她和母亲及姐姐则是永久居民,家人都住在新加坡。因此对她来说,将来若有机会和丈夫回到自己熟悉的环境生活工作,那是最好不过的。
然而,她也想趁年轻时和丈夫多看看世界,尝试到不同国家住上一段时间,体会各地风俗民情,扩大视野。苏心颐说:“留在一个地方久了,自然会感到舒服安逸,但又不免少了在外面走动的精彩。有机会的话,还是要多出国见识见识,让自己的人生经历更丰富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