纽约华埠劫后游回顾911历史 曾受重创被称鬼城
中新网9月11日电 据美国《世界日报》报道,为让更多人了解11年前的九一一恐袭事件对纽约华埠影响,美国华人博物馆(MOCA)9日举行“后911的华埠声音”(Voice of post-911 Chinatown)实地游,由该馆教育及客服部主任李秀玲亲自带队,结合图片和讲述将民众重新带回那段历史。
911发生时就住在华埠坚尼路附近的李秀玲说,那天她“在家中听到一声巨响”,还以为是发生什么事故,本来还准备出去投票的她打开电视,发现悲剧就发生在身边,后来才知道“听到的是第一架飞机撞击世贸中心大楼的声音”。
实地游的很多背景资料都来自该馆在2003年的展览,其中包括哥伦比亚大学口述历史研究中心(CCOH)、纽约市立大学研究中心911数字数据库以及纽约大学亚太美国研究中心合作的“起始地:后911的华埠声音”(Ground One: Voices from Post-9/11 Chinatown),和口述采访等。这是该馆首次举行实地游活动,该馆希望以后每年9月都能举行。
从坚尼路和拉菲逸街口为起点,李秀玲介绍了当年恐袭发生后,坚尼路以北和以南如何被封锁,特别是以南地区被封八天,造成通行等诸多不便。接着由拉菲逸街向南走,指出当恐袭发生后,在下城市府附近上班的人群是如何狼狈涌向华埠,两个月内,华埠地区没有手机信号,民众只好用流动的电话车和外界保持联络。不过911中,也出现了华裔英雄,例如脱险后重返现场救助受伤人士的曾喆,目前哥伦布公园北面的路段,就以曾喆命名。
而911也对华埠造成重创,一度曾因客流稀少被称为鬼城,李秀玲指出,911是压死本来就岌岌可危的衣厂业的最后一根稻草,华埠从80多间衣厂的3万工人,到如今不足1000人的工会,不仅是对一个行业的影响,这些工人也原本是华埠消费的主力之一,对华埠经济影响很大。勿街32号的百年老字号广源盛也在2003年关门,李秀玲说:“911加剧了华埠原本就存在的问题,比如房租不断攀升”,而911后弥漫于华埠长达两个月的残余烟尘及焦味,至今仍无法知道对人体会有什么样的健康危害。
实地游还经过位于宰也街历史悠久的南华茶室,李秀玲指出,许多餐馆在911后生意都受到严重影响,南华茶室这两年在新东主接手经营后又重新恢复活力。而最后一站则来到且林士果广场,李秀玲指出,虽然已经过去11年,但是位于市警总局附近、连接华埠的柏路(Park Row)关闭至今,仅开放公交车及公务车通行,令原来至华埠用餐、购物的人流大大减少。
李秀玲认为,虽然911带给人们许多伤痛和影响,而在这场经历中,华埠许多社团和组织也意识到团结来争取权益和发声的重要性。(孟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