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传统民俗艺术海外受欢迎 华侨华人功不可没
近日,英国汉普郡举行风筝节,五彩缤纷的各式风筝扮靓天空。图片来源:东方IC 版权作品 请勿转载
近日,第34届澳大利亚风筝节在悉尼举行。来自世界各地的数百名风筝爱好者,向5万多当地民众和游客展示了多种手工制作的风筝,也让五彩缤纷的风筝点缀了湛蓝的天空。
近年来,风筝这项中国传统的民俗艺术在海外备受欢迎,不论是其制作工艺,还是作为一种健身方式,都令不少人喜爱。而在这项民俗艺术的推广上,海外华侨华人是功不可没。
弘扬传统,益处广
前不久,新加坡举办了一项名为“让爱飞翔”的家庭制作风筝活动,让家中的长辈和晚辈合力制作风筝。这项活动不仅促进了家庭的凝聚力,也使得年轻的新加坡华人了解了制作风筝这一民俗文化,使得传统文化能够长久地传承。
除风筝外,剪纸艺术在海外也“大有市场”。上个月,日本爱知县的华人刘春菲开办了为期3天的剪纸教室,让当地民众切身体验剪纸艺术的魅力,并且她还在现场进行了剪纸艺术的演示。作为一名普通的华人女性,刘春菲尽管旅居日本多年,但她一直热爱中国的剪纸艺术,并成为她坚持了30多年的兴趣,帮助她度过了初去日本时的孤独时光。同时,这次剪纸教室中一些日本主妇的学习热情给了她极大的鼓励,激励她做一名中国剪纸艺术的传播者,继续向日本民众传播中国的传统民俗艺术。
民俗艺术不仅能促进家庭和睦和打发时光,还能给海外华人带来实实在在的好处。来自江苏苏州的章青移民加拿大后,起先在工厂打工,这给他带来了巨大的心理落差。经过深思熟虑之后,他开始把从国内带去的苏绣拿去销售,通过参加展销会等方式,成功地将苏绣这样的手工艺术推向当地,获得了不小的经济收益。
融入当地,影响大
近年来,随着越来越多的华人走向海外,并在当地落脚扎根,不少传统民俗艺术也随之传到世界各地,特别是在华人聚居区,许多民俗活动已经成为了当地一项固定的文化活动项目。最为典型的是每年春节,各大华埠都会举行舞龙舞狮的活动,活跃节日气氛的同时也让外国人见识了中国独特的民俗艺术,而美国加州已经形成了一年一度的龙舟节,吸引了大批的当地民众前往观看,影响广泛。
很多国家还将具有中国民俗艺术的元素融入到本国发行的邮票当中。早在2010年,新西兰邮政局发行了中国虎年的生肖邮票,设计师将剪纸虎的造型与具有新西兰特色的银厥叶及国会大厦融合在一起,独具特色。
一些民俗艺术在海外经过数十年乃至上百年的发展流变,还形成了当地独有的民族艺术。起源于中国的皮影戏就流传甚广,这种独特的戏剧艺术形式在传入东南亚诸国之后形成了各国自己的皮影戏,泰国的“喃戏”就是其中之一。“喃戏”在中国固有的皮影人物分类(如末、旦、净、丑等角色)的基础上,增加了“修道士”、“湿婆神”、“毗湿奴神”三个 “皮影神”,引入了神魔鬼怪的成分,实现了中国传统民俗艺术的本土化。
别出心裁,玩法多
民俗艺术在海外的传播过程当中,并非一成不变,反而被人们玩出了“新花样”。制作灯笼这一民俗传统深受马来西亚民众的喜爱。而将于9月21日举行的灯笼嘉年华上会出现一个“与众不同”的灯笼,它是由主办方别出心裁制作的一个高达6米的巨型灯笼,因此令人十分期待。
风筝是民俗艺术中最能被人们玩出花样的一种,现在蓝天上飞舞的风筝早已不只拘泥于传统形状了,很多有卡通及个性的图案都被人们制作成了风筝。今年5月,在武汉举行的国际风筝节上,一面7米长、5米宽的巨幅风筝夺人眼球,这个特别风筝的制作者是美籍华人李港生,据悉,他制作这个风筝花了20多天的时间。
实际上,风筝不仅在形状上变化颇多,在海外,它还和冲浪运动结合起来,产生了一种新的水上极限运动——风筝冲浪。这项运动起源于上世纪90年代,美国人把大型风筝和冲浪板结合在一起玩,借用风筝飞翔产生的动力在水面上冲浪,一时间风靡全世界。尽管这项运动拉风并且时尚,似乎让人无法将其与传统文化相联系,但追本溯源,其骨子里仍然有着中国民俗的元素。(聂传清 李鹏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