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国华裔摄影师举办旧照片展 记录英国华人历史
中新网11月23日电 据法国《欧洲时报》英国版报道,一场名为“中西之间(Between East and West)”的特别展览于11月6日至16日期间在伦敦维多利亚的SW1画廊举行。“中西之间”聚焦了“BBC”即英国出生的华人这一群体,融合了人像摄影、介绍文本、采访录音以及家庭旧照等多种媒介共同呈现,围绕“身份认同”和“文化遗产”两个主题展开了探讨。
展览展出的摄影作品共有15幅,人物来自各种不同的背景,从中医诊所老板到演员、从学生到议员、还有警察、同性恋者、设计师……他们有着全然不同的人生经历,但他们却也有着共同点——先辈都来自中国,自己却多年在英国成长,甚至生于英国。这个有故事的展览得到了英国遗产文化基金会(Heritage Lottery Fund)的支持赞助。
一张旧照片引发的故事
此次展览的主创是华裔摄影师Mike Tsang,他访问了包括自己家人在内的多位英国华裔,用这些的故事构成了展览。
Mike的祖父辈来自中国的广东,因为务工到了当时仍是英属的岛国毛里裘斯,生下了Mike的父辈,而Mike的父辈更是经过一个月的船程才来到了英国,在这里有了Mike。与许多尽管是黄皮肤,但母语是英语,性格也完全西化,在英国土生土长的华人一样,Mike在成长过程中也一直有这样的疑问——究竟自己有多“英国”,又有多“中国”,怎么去适应。
直到有一天Mike翻看家里父母的旧照片,对照片里的场景、故事一无所知却有了浓厚的兴趣和好奇,于是跑去问父母,父母才告诉他那是他们当年订婚的照片。这也是为什么Mike特意将家庭旧照作为展览的重要内容。而这正是项目开始的契机:通过旧照片,“人们才能够去探寻自己家庭的历史,而最重要的,通过了解自己家庭的历史,你才会知道先辈的文化到底给你留下了什么。”Mike告诉本报记者。
在10年前,20岁的Mike曾与两个英国朋友一起到中国旅行1个月,Mike坦言,那次旅行的经验的确是很美好和难忘的,但对于当时还年少的他来说,其实也跟在亚洲其他国家的旅行感受差不多,他觉得当时并没有发现中国文化很值得欣赏的地方,“因为我没有把自己与这种文化相连结起来,不过多年过去,现在再去想必会大不相同,尤其是当我做了这个项目之后”,他说。
展览中的每一幅摄影作品旁边,都附上了采访对象的文字介绍,参观者可以看到包括人物的家庭背景,成长过程等客观事实,也能看到人物本身对自己身份认同的主观解读,看到他们是如何看待先辈流传下来、在自己身体里流着的“中华血统”。
因为父母的努力,Mike很幸运能够接受到很好的教育,但他并不那么清楚父母为此曾经历过的艰辛,“但当你拿着一张家庭的照片,很自然就可以开始聊了,自那之后,我变得很喜欢跟我父母聊天,听他们讲以前的事,也很喜欢跟其他也是华人背景的人和他们的父母聊他们的故事。”Mike的采访对象跟其父母聊起自己家庭的历史,回忆起过去的种种时,也拉近了他们之间的距离。
身份认同的困惑与挣扎
“中西之间”这个项目本身将关注点放在了英国华裔身上,但通过这个项目,Mike希望得到的不仅仅是来自华裔这个群体的反馈,而是英国社会的各个种族各个阶层。英国本是一个多种族的国家,当先辈血统是来自亚洲、非洲、美洲等等的英籍各种族裔的参观者都能从展览中看到自己似曾相识的影子,得到共鸣时,Mike知道,那种对身份认同的困惑挣扎,对先辈文化遗产的接受与否,其实是相类似的。
这个项目进行下来让Mike发现了他之前所没有预料到的状况,也是大多数的英国人所不了解的一点——其实“中国移民”是非常具有多样性的。在西方人眼中,“中国人”就是一个单一群体,但实际上有来自中国大陆和港澳台的华人,另外有来自新加坡、马来西亚的,甚至还有来自非洲毛里裘斯的华裔,这也是让Mike印象深刻的一点,“我想让人们知道,中国人是很多样化的,有来自不同的地方。”项目的访问对象也因此来自各不相同的背景。
“或许有人想当然地会认为英国华裔在成长过程中,对自己身份的认同都经历了痛苦的挣扎,其实不然。”Mike说。他也认为,在如何适应自己身份的这个问题上,英国华裔的确面临过“挑战”,但并不是所有人都遭遇了负面的境况,很多人认为自己“既英国又中国”的背景是非常有利的。而同样是英国华裔,他们的想法也不尽相同,一位被采访者是同性恋者,他就完全不认为“英国华裔同性恋”是少数中的少数。
明年这个项目将会继续以展览的形式被带到利物浦和曼彻斯特等地,让更多人接触英国华裔“私密却又广泛”的历史。Mike表示,接下来的展览将尽可能扩大访问对象的范围,让英国其他城市、尤其是利物浦和曼彻斯特等更多有着丰富经历的英国华裔们讲述属于他们自己的故事。(刘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