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滚动| 国内| 国际| 军事| 社会| 财经| 产经| 房产| 金融| 证券| 汽车| I T| 能源| 港澳| 台湾| 华人| 侨网| 经纬
English| 图片| 视频| 直播| 娱乐| 体育| 文化| 健康| 生活| 葡萄酒| 微视界| 演出| 专题| 理论| 新媒体| 供稿

英国简化中国游客签证申请 “同步双签证”暂缓行

2012年12月17日 09:44 来源:中国新闻网 参与互动(0)

  中新网12月17日电 据英国《英中时报》报道,最近,英国旅游局远赴中国,推广即将到来的2013年欧洲最高建筑Shard揭幕、奥林匹克公园重新开园、伦敦地铁150周年庆、《傲慢与偏见》著作诞生200周年纪念等旅游活动,期待中国人到此一游,提振英国GDP。

  买的卖的都望穿秋水,便利的英国-申根“双签证”,似乎箭在弦上。12月12日,内政大臣特里莎·梅宣布了一系列简化英国签证的措施,并确认此举就是为了便利中国游客和商务访客,而真正的“双签证”未能实行。

  “不划算”的签证

  小孙是中国外企的一名小白领,闲暇之余最大爱好就是旅游。他深爱欧洲文化,法国意大利早已踏遍,唯独还对欧洲大陆那边的英国念念不忘。每每计划来英国,银两和假期有限的他,总在厚厚的申请表格(英国普通访问者签证申请表目前为12页,申根签证仅为4页),严格的签证条件和“多跑一趟”的繁琐前纠结。

  来法国当交换生的小李,最好的朋友正在英国求学。朋友盛情相邀来英国相聚,小李内心无比向往,却因手持一张欧盟签证而需另办一张英签,心生退意。

  小方的父母满心期待赴英国参加儿子的毕业典礼,但当他们着手开始办赴英国签证、顺便也来欧洲转转时,两套签证的麻烦令他们头疼不已,最终放弃了赴英国观礼。

  和游客到访最多的法国相比,英国虽属欧洲,却因未加入申根系统,与海峡对岸的申根国家们格格不入。今年夏天起,英国各大媒体开始连续报道来自英国旅游界、时尚产业界的呼声:希望内政部简化旅签手续,吸引中国游客更多地到英国消费。因为,同被中国人趋之若鹜的欧洲国家中,目前每年前往法国的人数是来英国的八倍,而去德国的也是英国的六倍。根据英国旅游局数据显示,2011年赴英国旅游的中国游客为14.7万人次,远低于前往法国的120万人次。

  欧洲大陆多国由于加入了申根系统,因此访客只需一次签证即可访问26个国家;而访问英国不但需要单独签证,而且申请程序也繁琐复杂得多:除需要证明收入水平、在职状况、准假(或退休)与否外,还需要平时消费、对恐怖主义的态度、包括录取指纹在内的个人生物数据等种种信息与资料。

  简化英签之争:钱与国家安全的较量

  不仅是旅游者,负责吸引外来旅游者的英国政府机构“访问英国”(Visit Britain)也感到了复杂的英签系统为旅游者设置的障碍。该机构表示,如果英国的旅游签证系统能够有所改革,英国旅游业每年可以多收入28亿英镑。

  奥运之前,时任文化大臣的Jeremy Hunt(同时是个中国女婿)也希望签证系统变得更便易。

  今年8月,英国《金融时报》报道称,在推广旅游业,售卖英伦风方面,英国政府对中国游客格外有兴趣,因为中国游客的人均支出是其他国家游客的三倍,可对仍在衰退中缓进的英国经济提振作用更大。

  9月初,卡梅伦改组内阁后,一位政府发言人说:“新任文化大臣正再次加倍努力,力争简化中国旅游者签证程序。其它政府各部门也在密切协作,以便尽早找到最合适的方案。”

  11月6日,文化大臣Maria Miller在伦敦举办的一次旅游业管理人员大会上宣告,英国为了促进经济增长,需要“开放和使得旅游变得更加便利”。

  11月19日,《旗帜晚报》和《独立报》都报道了英国政府可能采用与申根签证同步的“双签证”解决方案简化旅签的重大利好消息。也就是说,中国旅游者在申请申根签证的同时,使用同一表格也可以领到英国的旅游签证,从而避免两个单独的申请过程中漫长的等待和复杂的准备程序,并节省签证费用。

  然而,简化旅签并非众望所归。就在呼声高涨的今夏8月,《每日电讯报》爆出,英国内政大臣Theresa May反对政府让中国游客更易于获得英国旅游签证。报道称,内政大臣私人秘书发给英国首相办公室一封邮件,称May认为,欧洲国家的签证审核“不可与英国签证决策的质量相比”,英国的签证控制是“保护公众免遭重大伤害的关键工具”。 “内政大臣出于国家安全考虑,认为(放宽签证的)提议令人无法接受。我们目前仍面临来自其他国家犯罪分子以及包括毒品、洗钱、诈骗、金融犯罪、知识产权、移民、网络犯罪等在内的有组织犯罪行为的重大威胁。”

  呼吁政府加强外来人口控制的组织“移民观察”(Migration Watch),自然也反对简化英国旅游签证。该组织强调,“现行签证手续繁琐是为了确保持签证者旅游之后会离开英国。因为仍有很多证据显示,不少人进入英国就不会离开。”

  “双签证”化为幻影?

  就在所有人期待中英双方已对“同步双签证”达成共识时,12月5日的《金融时报》报道称,英国内政部没有在简化中国游客的签证程序上取得进展。国内旅客期待“双签证”实施从而可以便易地前来英国旅游的愿望,又一次遭到搁浅。

  首相卡梅伦的失望之情也溢于言表。英国内阁对内政部在简化中国游客签证问题上的长期无作为感到不满。英国政府内部尽管有来自内政部方面有关“移民管制和安全问题”的担忧,但对经济利益方面的考量似乎已经占了上风。商业游说团体London First的项目总监Catherine Shrimpton痛心疾首:“如果英国能像法国那样成功吸引中国游客,我们就能增加数百万旅游业收入,创造数万个就业机会。我们当前的系统事实上把这些岗位出口到了巴黎。”

  就“同步双签证”问题,欧美嘉旅游集团资深旅游顾问Phoebe告诉《英中时报》记者:“‘双签证’的确会给国内想来英国的人,特别是给那些不是居住在北京、上海等有签证中心的城市居民带来便利。他们可以一次办两项签证,省却奔波之苦。”在谈及“双签证”的可行性时,她表示,即使各方面都呼吁简化,但“双签证”方案也有其自己的要求和限制范围。

  穷游网知名旅游达人@糖糖chica 对《英中时报》记者表示:“‘双签证’对目前生活在英国的我们关系不大,但方便我们的父母来英探亲。来英国的同时,还可以去欧洲玩玩。”在她国内朋友圈中,除非有“英伦情结”,很少有人单独办理英国旅游签证来英国旅游,更多人倾向办“更实惠”的申根签。针对内政部的担忧,糖糖也有自己的看法:“只要好好把控签证者的材料,对中国人打开英国旅游市场并不会带来什么弊端。”

  中国客,多国的“香饽饽”

  在首相卡梅伦敦促简化旅签手续的进程的同时,放眼世界,许多国家在吸引中国游客上下足功夫。塞浦路斯准备简化旅签手续;澳大利亚政府正在考虑向低风险旅客提供较长时间和多次往返签证;日本从今年7月起向部分中国游客发放三年有效签证;韩国决定进一步简化签证手续,实现两国旅游区域一体化;今年4月,爱尔兰宣布“短期签证免签计划”延长至2016年10月底;意大利也将向中国游客发放5年期多次往返旅游签证……

  除了放宽旅签政策,各国也频出新招吸引钱包鼓鼓的中国游客。法国对华推出“酒窖游”;丹麦则推出童话游;芬兰推出桑拿、北极光等特色冬季游;瑞士推出适合中国市场的滑雪套餐;等等。

  同样,一边厢,英国旅游业界也为向中国消费者售卖英国文化旅游努力。最近,英国旅游局远赴上海,推广即将到来的2013年欧洲最高建筑Shard揭幕、奥林匹克公园重新开园、伦敦地铁150周年庆、《傲慢与偏见》著作诞生200周年纪念、庆祝新晋文化等活动,期待中国人到此一游,提振英国GDP。而另一边厢,便利的英国旅签,尚在路上。

  内政大臣宣布一揽子英签简化措施 “双签证”暂时没戏

  就在12月12日,内政部发布信息,之前反对简化旅游签证的内政大臣Theresa May,迫于财政、旅游等部门的压力,表态确认了中国作为在旅游和商务访客方面“新兴及快速增长的市场”的优先地位,同时宣布了一揽子“更快捷、透明、简单”的签证简化措施,以确保英国在旅游和商务访问方面的吸引力。

  May表示,目前的英签服务已经相当优质,50%的签证是处理之日起5天内签发,97%是15天内签发。

  变化包括:

  简化核准目的地计划(Simplified Approved Destination Scheme,简称ADS):包括缩短的在线申请表及对ADS类别申请者合理化的要求。

  商务协助:内政部建立起一个商务网络,使馆工作人员将协助企业准备材料以达到英签要求。

  护照回通:一项为商务旅客和ADS游客设计的服务。这类申请者在英签处理期间不必提交护照,这意味着他们可以照常旅行或申请其他类型的签证,以减少申请两个签证花费的时间。

  培训签证中介:为在中国的英签中介网络“Brit Agent”提供网络签证培训,以便他们能更好地为希望到英国旅游的中国申请者服务。

  便利的生物信息采集:为申请者提供移动的生物信息采集服务,而不必再专门访问签证中心按指纹。

  优先的签证资格:扩大到Tier 4的学生及那些曾在申根国家旅游过的人。

  申请过程改进:2013年4月起全部在线申请,包括申请表的翻译版本。

  增强选择商业计划:删除对许多企业来讲繁冗而官僚的报告要求。

【编辑:南若然】

>华人新闻精选: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

Baidu
map